越野跑、铁人三项和 " 老网红 " 马拉松被戏称为 " 中产运动新三宝 ",但为了寻找 " 活人感 ",中产们卷的不只是这些网红运动。
作者 | 斯通纳
编辑 | Felicia
他们会提前扎好脏辫,穿上不便宜但低调的速干运动服,到比赛场地后在脸上涂上彩绘;摄影师早早在每一个赛场的障碍处翘首以待,大光圈、人像模式,捕捉参赛者扛起 20 公斤沙袋、跳进泥坑获得专属泥咖色皮肤、跳过火线的英雄瞬间——这样,一条能展现身形、肌肉、力量又不做作的 " 野人感 " 朋友圈就有了。
当人们还在吐槽 " 月薪 3 万元跑不起马拉松 " 时,中产的新赛道已经远离城市中心,转向泥坑里、森林里、湖泊里,甚至高原上。
去腻了健身房的新中产,
开始 " 应野尽野 "
今年五一,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斯巴达勇士赛凭借选手们的 " 泥坑图 "" 跳火图 " 走红社交媒体,光在小红书上,词条浏览量就超 6000 万次。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仅北京站就吸引了近 5000 人参与。
这一比赛要求参赛选手在 5 公里到 50 公里不等的路程内,翻过由主办方设置的 20 — 60 个高难度障碍(不同类型的比赛所设置的障碍数目不同)。连障碍的名字都很文艺,诸如 " 宙斯的惩罚 "" 人猿泰山 "" 海格力斯的挑战 "" 冥河洗礼 "" 俄尔普斯之禁 " 等,仿佛跨越障碍的你就是古希腊力与美的化身——实际上,它们代表的是攀岩、空中悬吊前行、扛沙袋、跳泥坑、铁网匍匐、火圈突围等,网友将其精准总结为荒野版 " 男生女生向前冲 "。
" 能在同一个比赛里考验身体不同的技能点,有(提起或者扛起)绝对重量的,有展示上肢力量的,也有比拼技巧性的,是好玩的。" 工作 6 年的互联网大厂人小张描述道。她常年健身,是一名业余徒步领队,每个月会去北京周边徒步 3 次左右,两年内参加了 5 次斯巴达勇士赛。

2023 年 5 月 13 日,北京。2023 斯巴达勇士赛北京站在大兴采育镇上林马术中央公园拉开战幕,共有 4000 多人完成本次挑战。(图 /IC photo)
她感觉斯巴达勇士赛像 " 一年一度的运动人大型团建 ",来玩的虽然很多是新手,但都有一定运动基础,有健身教练,有 CrossFit 健身房组队来的健身爱好者,也有马拉松跑者、运动博主等。" 这个难度,如果完全没有运动基础,虽然可以在其他选手的帮助下完赛,但体验不好。我带这样的朋友尝试过,ta 觉得像跑了一个 10 公里的马拉松。"
难,但它出片啊。赛场上每一个障碍旁都有摄影师严阵以待,拉大光圈,虚化背景,让你感到你通过的不是障碍,而是人生的 T 台,如果觉得表现不好,甚至可以再来一遍。" 没有人在斯巴达勇士赛中出不了片。" 成都斯巴达勇士赛选手妙五赛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200 元(报名费)的马拉松需要 48 元 / 张买高清像素照,400 元玩泥巴写真包妆造包出片。"

(图 / 被访者供图)
在植物葱郁的户外环境," 妈见打 " 的泥巴色皮肤、充满力量感的身体、溢出屏幕的能量,这些组合起来,或许就是人们想象中足以对抗生活重锤的 " 勇士 "。这也符合当下热门运动项目吸引中产的标配:大自然环境、高技术门槛、充足的情绪价值。
近两年持续火热的长距离骑行、越野跑、铁人三项也完美符合这样的配置。如果说报名费 499 — 1699 元 / 次的斯巴达勇士赛是打工族的周末荒野体验卡,那需要训练备赛几个月、专业度更高的越野跑和铁人三项似乎让一部分中产人士找到了自己的 " 天命运动 ",如今这两者与 " 老网红 " 马拉松并列为 " 中产运动新三宝 "。
以越野跑为例,据《2024 中国越野跑大数据》统计,2024 年国内越野跑赛事共举办 505 场,而在 10 年前,这一数据是 65 场,如今增长到近 8 倍,还出现了与马拉松相似的 " 一签难求 " 现象。今年崇礼 168 超级越野赛的平均中签率为 64%,其中作为大众爱好者入门的 30 公里组别,中签率仅为 46%;而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 35 公里短距离组的名额在开始报名后 5 分钟内售罄。

(图 / 悦跑圈《2024 中国越野跑大数据》)
连被大家视为 " 终极挑战 " 的铁人三项也逐渐火爆。这项运动要求参赛者依次完成游泳、自行车和跑步项目,奥运会铁人三项标准全程 51.5 公里,长距离(大铁)全程 226 公里。今年,全球顶级铁人三项赛事—— 2025 光明田原 IRONMAN 70.3 上海崇明站开放报名后,300 个早鸟优惠名额在 1 分钟内全部售罄。
在复杂的地形里奔跑、爬升,同时应对变幻莫测的天气;在公开水域中游泳;双腿蹬出火星子也要去郊野 " 破风 "…… 中产笑称自己在 " 没苦硬吃 " 的路上越走越远,终究还是因为 " 城市里太无聊了 "。
" 现在的人都被困在钢筋水泥里,健身在水泥房子里,跑步在跑步机上,当新中产有了知识、条件,自然会想要走出去。" 资深越野跑者、80 后企业家刘世超说。
中产运动的门槛,从来不只是钱
眼看有的人跑着跑着马拉松就进山里跑 " 人生首野 " 了,差点让人忘记越野跑、铁人三项其实都属于极限运动——入门难度比休闲运动高许多,其中既包括经济能力的门槛,也包括身体能力的门槛。
经济方面,户外运动的交通、住宿费比城市运动更高,报名费也会比马拉松高出一个级别 , 如杭州马拉松报名费是 80 — 150 元 / 人,而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报名费是 199 — 1299 元 / 人 。
为了应对自然环境、天气变化,跑者也需要更多的装备。同一场越野跑赛事,有跑者花费上万元,其中一次性花费 5000 元,装备投入近 5000 元;也有学生党花 2000 元 " 穷跑 "。

(图 /《马拉松》)
在上海工作的律师杨文炤今年刚刚开始 " 打铁 "(参加铁人三项),买胶衣(在公开水域游泳时,因水温低而必须穿的保暖抗寒、提升浮力的运动衣)、铁三服、运动手表等已经让他花费超过 1 万元,这还不包括购置自行车的费用。
" 买了一辆公路自行车,才发现要把它运到比赛场地,还需要买一个运输用的软袋(软壳车包),又花了近 3000 元,快跟自行车一个价了。"
这也是玩家开始 " 入坑 " 时购置装备的常态。而作为一个入门级选手,杨文炤已经非常理性,没有购入动辄上万元的自行车," 等运动能力匹配的时候,再考虑花钱买 "。
买装备还好,跨越体能门槛其实难以速成。" 长距离(耐力运动)光靠坚持是不行的,日常训练要配合起来 ",刘世超在 2017 年第一次跑 TNF100 莫干山越野跑 28 公里组别的时候,虽然完赛,但 " 基本上犯了所有错误——鞋子不对,力量训练不够等 "。

(图 /《麦克法兰》)
" 但第一次在大自然里跑步,我整个人身心都很愉悦,路上还遇到 3 个跑友,一路结伴而行,跑着步、聊着天就到了终点,到现在我们还有联系。" 所以他回去后立刻报名了下一场 50 公里组别的比赛,并开始了每个月 100 — 120 公里路跑、8 次力量训练的日常,一路跑到如今 ITRA 排名(国际越野跑协会积分综合排名)国内 18000 名。去年因为打篮球,膝盖受伤,他减少了比赛的数量,即便这样,去年他也完成了海拔 3900 米的雪山徒步。
" 我见过好多人穿路跑鞋上山摔跤的。跑鞋的设计侧重速度性能和轻量化,而不在防滑保护脚踝;越野鞋防滑但通常都比较重。新手还是需要注意循序渐进,充分掌握相关知识。" 刘世超建议。

2024 年,刘世超在海拔 3900 米的雪山上徒步。(图 / 由被访者提供)
通常,长距离越野跑需要参赛者有以往跑步比赛的完赛证明,如环四姑娘山越野跑 35 公里组别需有 30 公里越野跑完赛经验,TNF100 北京越野跑挑战赛(海淀)25 公里组别要求参赛者有 20 公里跑步比赛完赛证明 ;参加铁人三项需要有深水合格证等。这些都是为了运动安全。
杨文炤第一次在迪卡侬看到铁人三项比赛的宣传海报时,才刚学会游泳半年,怀着一腔热血报名了 2025 兴 · 泉滴水湖大铁铁人三项赛 ( 半程标铁 ) 后才更深刻地感知到难度," 第一次上公开水域游泳课,水温特别低,刚下去 200 米就抽筋了 "。正式比赛前试水时,他又因伸手拉其他选手上岸而不慎拉伤了右臂,最后坚持完赛," 大概比大部队慢了 1 个小时 "。
他原计划以赛代练(此前有一定运动基础),如今 " 已老实 " ——认真跟着网上的电子教练们研究配速、心率,给自己安排了长达 4 个月的训练计划,出差都带着自行车、泳衣和跑鞋,为今年下半年参加千岛湖大铁铁人三项赛做准备。
自然会 " 惩罚 " 每一个不做功课就去户外参加极限运动的人。表面上完成了 " 人生首野 "" 人生首铁 " 的勇士,实际上可能现学 " 屁降 "(户外运动中的紧急下山姿势)、摔出淤青,被大雨教训,被公开水域的黑暗吓到想退赛 ……

杨文炤 " 人生首铁 "。(图 / 被访者供图)
所以,当新手还在受罪和出片中找动力、在上头和 " 氪金 " 中找平衡时,认真的玩家已经开始加入俱乐部、参加训练营、付费请专业教练了。外企高管花花从 2017 年开始 " 打铁 ",2019 年第一次参加长距离(113 公里,半程大铁)比赛,请了专业教练正式指导,直到 4 年后(2023 年)才完成首场大铁(226 公里)。如今她已经拿到全球最知名、竞争最激烈的铁人三项赛事—— IRONMAN 世界铁人三项锦标赛的参赛资格。
她粗略估算,每月教练费用、补给费用、健身游泳费用合共 5000 元,出国比赛的花费及装备投入另算。" 我装备并不多,以前是普通公路车,开始 113(公里)长距离比赛的时候换了铁三车(Cervélo P5),我在车上还配了 3D 打印的水壶装置,以求更好的性能表现。"
对她来说,最奢侈的投入是时间和精力。她需要应对全年出差 250 天、飞行时长 182 小时的工作强度,同时挤出 4 — 5 个月时间训练," 一般是每周 15 小时训练,游泳过万米,夏天每天早上 5 点去骑车,晚上看训练计划 "。
小张所在的互联网大厂的一位总监亦是如此,经常奔赴全国各地,参加越野跑。钱、体能都不是门槛," 对他们来说,主要是时间上的贫困 "。
" 有时间去(那么远的地方)运动,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很高级的炫耀了。" 小张说。

小张 ( 图右 ) 和朋友在斯巴达勇士赛中大变泥人。(图 / 由被访者提供)
40 岁,正是卷身体的年纪
成为 " 勇士 "" 野人 "" 铁人 ",就能获得灵魂升华吗?否则,为什么中产都想往山里跑?至少,新潮运动的爱好者可以获得一个新人设——一个 " 能量满满 "、感觉有进步的自己。
" 这些运动首先能磨炼自己的意志,使人更自信,其次能让我更加融入我所处的圈子。" 杨文炤在上海做律师,他感受到上海的企业家、从事咨询行业的专业人士都很爱讨论运动,尤其像越野跑、骑行等。
" 我爱运动,这一点让客户对我特别信任,他们觉得我特别有能量,特别积极,运动也相当于我的个人 IP 吧。" 杨文炤说。
因为运动,花花从体重 160 斤的姑娘变成了现在充满力量美的样子," 公司同事再次认识了我,教练变成我的挚友,我再次成为爸妈的骄傲 "。

花花在 2024 IRONMAN Western Australia.(图 / 被访者供图)
将近 30 岁的小张观察到,斯巴达勇士赛里最拼的是 30 — 39 岁和 40 — 49 岁组别的参赛者。她和 30 多岁的朋友在同样的时长内完赛,在不同年龄组里的排名却大不同。
运动成了想要拯救无聊、去除油腻的中产的人生中新的增长点。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他们决定 " 越过山丘 ",追求那些有钱也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抵达山顶、游过大海,怒刷一颗 " 勇者之心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