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医药板块大涨!药石科技涨超16%,中国创新药企迎“黄金时刻”:恒瑞医药千亿出海,药明康德业绩狂飙

adminddos 2025-07-29 10:46:36 4 抢沙发
医药板块大涨!药石科技涨超16%,中国创新药企迎“黄金时刻”:恒瑞医药千亿出海,药明康德业绩狂飙摘要: ...

  来源 金融界

  7月29日早盘,A股CRO、创新药及CAR-T细胞疗法板块集体爆发。截至发稿,涨超16%,涨超5%,等涨超4%。这一轮行情背后,既有龙头企业业绩超预期带来的信心提振,也有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合作突破的深层驱动,标志着产业正步入“创新+国际化”的全新周期。

  药明康德半年报验证 CRO 行业复苏逻辑

  作为医药研发上游的核心环节,CRO板块的强势表现源于业绩与政策的双重催化。药明康德7月28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0.64%,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01.92%,创历史新高。其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增长33.51%,TIDES(寡核苷酸与多肽)业务更是以141.6%的增速成为新引擎。公司同时宣布上调全年收入预期至425-435亿元,并启动首次中期分红,释放出对行业前景的强烈信心。

  这一业绩爆发并非孤立现象。2025年上半年,国内CRO企业普遍呈现订单高增、产能扩张的态势。临床CRO业务受益于全球创新药研发浪潮,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65%;通过“CRO+CMO一体化”战略,全流程服务能力获国际大药企认可。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13家CRO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激增105%,产能利用率普遍超过85%,部分企业已启动海外建厂计划。

  政策端,据国家医保局消息,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四场,1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结合自身专业、行业特点,聚焦创新药研发现状、难点、发展方向等深入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

  百亿美元级合作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高度

  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化进程在2025年迎来质的突破。恒瑞医药与GSK的合作不仅是年内最大单笔License-out交易,更标志着中国药企从“产品授权”向“联合开发”的模式升级。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及自身免疫领域的12个项目,其中多款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GSK将主导海外临床试验及商业化,而恒瑞则保留中国区权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提供了新范式。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达484亿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的BTK抑制剂、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等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药企在技术路线上实现突破——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临床成功率提升至45%,GLP-1类减肥药海外授权首付款纪录被翰宇药业刷新至12.5亿美元。

  产业逻辑重构:工程师红利与生态优势凸显

  中国医药产业的崛起,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必然结果。国内CRO企业凭借工程师红利(人均研发成本仅为欧美1/3)和“端到端”服务能力,已承接全球30%的临床前研发外包订单。药明生物在新加坡新建的mRNA疫苗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将支持每年10亿剂产能;药明康德则通过收购美国CRO公司Oxford BioLabs,补强基因治疗领域布局。

  更深远的变化在于创新生态的完善。全国已建成12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从靶点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协同。苏州BioBAY、上海张江等区域通过“政策+资本+人才”组合拳,吸引诺华、罗氏等跨国药企设立研发中心。这种生态优势,使得中国创新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周期缩短至5-7年,较欧美缩短近40%。

  当前医药板块正经历三重逻辑转换:一是从 “政策压制” 到 “政策赋能”,医保支付改革、审评审批提速、数据开放等政策组合拳,构建创新药发展新生态;二是从 “成本优势” 到 “技术输出”,恒瑞、百济等企业通过全球合作,将中国研发能力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三是从 “单一产品” 到 “平台化竞争”,药明康德、睿智医药等 CRO 企业通过 “CRO+CDMO” 一体化布局,实现从服务提供商向技术合作伙伴的升级。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