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呼和浩特竞逐低空经济:多重优势叠加,开辟“北斗+低空”应用

adminddos 2025-08-05 14:23:02 3 抢沙发
呼和浩特竞逐低空经济:多重优势叠加,开辟“北斗+低空”应用摘要: ...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瞄准了低空经济赛道。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低空经济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热度空前。如今,呼和浩特正凭借独特的空域资源、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加速布局低空经济。

8月4日,作为“北疆韵 青城潮”2025年呼和浩特市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由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主办、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承办的“我在呼和浩特等你来”全国网络媒体行走进低空经济产业园,探寻呼和浩特如何向蓝天“突围”。

发展低空经济,呼和浩特既有独特的优势,也有政策支持和自己的积极努力。

政策支持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和规划,大力支持对低空经济的发展,显示出对发展低空经济有着清晰的规划。

呼和浩特低空经济产业园涵盖无人机等低空产业。    受访者 供图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两年后的2023年3月,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一体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北斗应用产业园、航天装备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其中,低空经济产业园重点布局低空研发生产制造、飞行服务测试、科普研学培训等产业。

2024年7月19日,呼和浩特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式挂牌运营,统筹推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一体化发展,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载体。

这一年,在低空经济热度持续高涨的背景下,内蒙古又抢抓机遇,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培育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建设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2个低空经济示范区。

对此,呼和浩特积极响应,在2024年11月印发《呼和浩特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建立完善低空经济市域、城际协同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低空制造、低空应用、低空飞行、低空服务等全链业态。

呼和浩特低空经济产业园 。    澎湃新闻记者 张敏姬 图

为进一步细化相关举措、制定相关目标,今年2月,呼和浩特又印发《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澎湃新闻注意到,该《实施意见》明确了两大时间节点的工作目标。一是到2027年,建成全区低空经济示范区;二是到2030年,将首府打造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新高地。

多重优势

有了明确的规划和政策支持,呼和浩特又有哪些优势,可以在低空经济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澎湃新闻8月4日在呼和浩特低空经济产业园获悉,首先是区位优势。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中部,是呼包鄂榆区域性中心城市,且距离首都北京400多公里,空中飞行45分钟,高铁2小时通达。

“这种天然的地理位置,对人才的引进和交流提供了优势。周边的院校中具备大量航空、航天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

呼和浩特低空经济产业园展示的一款消防无人机。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其次,是空域优势。内蒙古全境东西长约2400公里,边境线4200多公里,地域广阔,空域优质,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印发低空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精细划设低空空域航线。

除此以外,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提。8月4日,澎湃新闻从低空经济产业园中了解到,该园区先期规划1500亩用地,集中建设低空经济总部基地、空天装备制造基地、低空培训科教基地,配套建设飞行器试飞测试场,同时打造低空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行业培训、应用场景开发等产业集群。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有48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入驻该园区,为产业发展以及低空应急、低空巡检、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常见的无人机等低空经济,呼和浩特还在积极探索北斗系统在低空产业链上的应用,包括无人机物流、林业空地一体化、无人机数字农业等方面,不断壮大低空经济产业链条,开辟“北斗+低空”应用空间,促进北斗产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程度。

2024年9月,呼和浩特获批工信部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