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太平鸟旧款服装当新款卖?消费者要退一赔三被拒,商家:今年生产的

adminddos 2025-08-06 12:43:04 4 抢沙发
太平鸟旧款服装当新款卖?消费者要退一赔三被拒,商家:今年生产的摘要: ...

近日,消费者周先生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投诉称,今年7月,他在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购入一件新款polo衫,但经对比发现,这件新款polo衫和他去年在太平鸟线下店铺购买的一件Polo衫一模一样。事后,太平鸟客服也表示周先生购买的服装确为2024年款式。周先生认为太平鸟虚假宣传,要求退一赔三但遭到拒绝。

接到周先生投诉后,澎湃新闻联系了太平鸟官方旗舰店客服,对方表示周先生所购服装确为旧款,之所以标注为新款,是因为该衣服为2025年新一批次生产的。随后,太平鸟售后工作人员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两种原因导致,一是今年对去年的旧款在面料上进行了改进,二是周先生购买的服装为今年新生产的,所以写的新款,“如果对商品有所不满,需要根据具体购买的渠道进行申诉处理。”

周先生向记者提供的对比图,左边为今年在抖音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购买,右边为去年在长沙百联奥莱太平鸟实体店购买

太平鸟官方旗舰店新款服装与去年旧款“撞衫”

周先生介绍,7月6日,他在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花224元购买了一件“新款”男装polo衫。7月8日下午,快递被周先生家人签收。当晚,周先生下班回家拆开快递,觉得衣服看起来有点眼熟,于是他拿出去年五一期间在长沙一家实体店购入的太平鸟衬衫作对比,结果发现衣服款式一模一样,“我还对比了货号和成分含量,也都是相同的。”

周先生说,他因自身工作关系,不能穿得过于休闲,polo衫相对来讲比较符合工作需要,他每年会在太平鸟购买三到四次衣服,是该品牌的最高级会员。他此前购买的那件太平鸟polo衫平时很少穿,新衣服到货后他试穿时发现衣领处的字母别针“B”,这让他想起了去年好像买过一件差不多样式的,并产生了怀疑,经过对比后发现太平鸟官方旗舰店拿旧款当新款卖。

周先生向记者提供的对比图,左边为今年在抖音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购买,右边为去年在长沙百联奥莱太平鸟实体店购买

周先生提供的截图显示,这款在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公开售卖货号为“BWCOE2107”的衬衫,商品描述页面明确标注了“夏季新款老花polo衫”。

周先生说,新款两个字对他造成了严重误导,并涉嫌虚假宣传。发现问题后,周先生特地通过微信咨询了太平鸟店铺工作人员,聊天记录显示,经工作人员对比查找,证实周先生购买的确为2024年的旧款式。

随后,周先生联系了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售后,在他的再三追问下,工作人员也承认周先生购买的为2024年的款式,“但由于该款是2025年新生产的批次,所以将其标注为新款”。

周先生与抖音太平鸟旗舰店售后的聊天记录,客服承认其为2024年款式

周先生认为,太平鸟抖音直播间将去年的旧款当作新款卖,属于欺诈行为。他提供的两件衬衫对比图显示,两件衣服货号均为“BWCOE2107”,主料为棉63.7%,聚酯纤维36.3%。对比之下,两件衣服除了新旧差异外,基本一模一样。

周先生据此要求太平鸟退一赔三,但遭到拒绝,“对方只同意退货退款,但我认为这属于虚假宣传,必须依法退一赔三”。

周先生与太平鸟实体店的工作人员进行确认

回应:服装系今年生产,所以标注为新款

接到周先生投诉后,澎湃新闻联系了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客服,对方表示周先生购买的衬衫确为旧款。但在商品介绍中,该衣服仍被标注为“太平鸟夏季新款老花polo衫”,是因为该服装为2025年新一批生产的。

周先生认为,款式和生产年份是两个概念,客服都承认它并不是新款,那么就不能以“2025新款”作为销售卖点。但在周先生与客服的再三交涉后,仍得到“退货退款”的处理方式。

随后,澎湃新闻致电太平鸟官方售后,工作人员称将“旧款”标注为“新款”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是去年的款式,但今年在面料上有所改进,第二种情况是今年新生产的,所以写的新款,“如果对商品有所不满,需要根据具体购买的渠道进行申诉处理。”

在抖音太平鸟男装官方旗舰店里,该衣服仍被描述为“夏季新款”

对此,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吴风虎律师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及第二十八条第五款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商家将老款polo衫宣传为新款polo衫并进行售卖,属于误导消费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涉嫌构成虚假宣传及欺诈行为。

吴风虎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因此如商家构成欺诈行为的,则消费者有权凭购买合同、付款凭证、商品页面截图、直播间录屏、与客服沟通记录等证据,向商家主张退款及赔偿,如无法协商处理的,消费者也可凭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