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3日,工信部召集隆基、通威、天合等14家光伏行业龙头签署产能自律书,要求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等重点内容。
从7月开始,在股票市场上(至少在中短期),政策成为光伏行业最大的基本面。
也得益于此,7月以来,光伏板块急速升温,仅一个月总市值回升了上千亿元,多数企业市值已涨回、甚至超过年初水平。
从排名来看,依旧排名第一,市值1492.71亿元;排名第二,市值1194.3亿元;通威股价排名第三,市值919.76亿元;排名第五,市值682.63亿;排名第五,市值622.43亿。
虽然,目前千亿市值的光伏企业仍仅有阳光电源和隆基绿能两家。但与6月总体市值(16,334.98亿元)相比,当前光伏市值已有所回暖。
根据月内涨幅来看,仅7月,月涨幅达46.29%,阳光能源、、弘远绿能、新特能源、、在内的多家光伏企业涨幅超20%。
随着光伏行业自上而下的“反内卷”行动的持续展开。
目前,硅料、硅片、电池以及组件等产品价格已出现连续多周上涨,硅料已全线回归4万元时代,硅片也已回到1元/片以上,电池片在0.285元/瓦以上,组件价格在0.65元/瓦以上。
熟悉光伏行业的人都知道,其实早在2024年光伏行业就已开始了“反内卷”行动,不过当时的“反内卷”更多依靠的是企业自律。
自今年6月末以来,国家多方面下场助力光伏行业“反内卷”,给予了行业极大信心。
此前市场一直预期的“反内卷→推动PPI提升→经济正向螺旋→CPI提升→扭转通缩→走出周期低谷”的逻辑链条,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只是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行业危机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几十年狂飙突进的投资过剩遇上了需求不足后问题集中凸显,不会那么容易解决。更不要说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反内卷只是其中一环而已。
要解决内卷问题,就是解决经济增长问题,这是必须通盘考虑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编辑:孔令辉
责编:刘婧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