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上半年理财规模增长两级分化 部分城商行理财子增速超20%

adminddos 2025-08-07 18:39:50 4 抢沙发
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上半年理财规模增长两级分化 部分城商行理财子增速超20%摘要: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今年同行规模涨得太多,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600亿以上的规模增长,竟然在同行中排名垫底,”临近年中,一家城商行理财子人士对记者吐槽。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取了部分理财子今年上半年的规模增长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城商行理财子普遍取得了非常突出的规模增长,部分头部城商行理财子年中较上年初的规模增长就已经超过了20%以上。

  具体来看,城商行理财子中,规模增幅最大的是宁银理财,截至6月底规模达超6000亿元,较年初增长26.94%;其次是苏银理财,规模仍是城商行理财子里最大的,为7453.81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7.72%;杭银理财规模较年初增长17.28%,达到了5143.89亿元;南银理财较年初增长了14.75%,规模来到了5432.57亿元;北银理财规模较年初增长了11.79%,规模为4174.92亿元。

  整体来看,城商行理财子规模前五中,前四家被长三角地区的理财子包揽,依次为苏银理财、宁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最后一家为北银理财,规模也分别沿着7000亿、6000亿、5000亿、4000亿递延,其中在5000亿规模区间,南银理财和杭银理财竞争焦灼,目前杭银理财增势更猛。

  虽然不如城农商行理财子增幅大,但是一些股份行理财子也在原本存续规模基数较大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长,规模也不断突破原有上限。

  有人欢喜,有人忧。《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只数 2.79 万只,存续规模 27.48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4.44%。在城商行理财子规模狂飙背后,是部分国有行理财子的规模撤退。

  规模增长两极分化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上半年理财规模增长主要由头部城商行理财子和部分股份行理财子驱动。

  城商行理财子的规模增长如前所述。股份行理财子中,招银理财规模目前依旧是行业第一,为2.46万亿,不过较去年年底有所下滑;另一家规模下滑的理财子是平安理财,下滑幅度为4.46%。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规模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两家今年以来增长均为1300亿元左右,增长率分别为6.34%和7.00%。股份行理财子中,光大理财、民生理财、华夏理财的增幅较大,分别增长了12.48%、12.05%和19.16%。

  对上述理财子规模增长相反,主要国有行理财子今年以来规模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比如,工银理财规模下滑1800亿左右;农银理财规模下降了2200亿左右;建信理财规模也下滑了2000亿以上。不过,交银理财和中邮理财却在上半年逆势增长,规模分别上涨了694亿和1794亿。

  除此之外,一些原本规模就较小的城农商理财子也出现了规模的下滑。比如,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6月30日,青银理财存续产品的规模为1894.80亿元,而去年年底的规模为1993.26亿元,同比下降了4.94%。

  一位城商行理财子人士对记者表示,去年主要是国有行规模在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禁止手工补息之后,资金流向国有行和一些城商行,股份行规模增长不大;而今年主要的城农商行股份行依旧维持高速增长,头部几家机构之间竞争激烈。

  权益东风拉起的理财规模

  记者从多位理财行业人士处了解到,上半年头部城商行和股份行理财规模的大涨与其权益布局,以及美元、黄金、美股等资产在上半年得到回报有关。

  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一改往年的颓势,逐渐波动回暖。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上证指数上涨8.42%;深证成指上涨7.33%;创业板指上涨10.15%。尤其是消费、科技和医疗类板块领涨市场,休闲用品、耐用消费品、生物科技等相关行业指数涨幅居前。

  尤其是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恒生指数(HSI.HI)累计上涨24.18%,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上涨23.81%,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更是大幅上涨84.63%。

  去年,在整体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在客户需求风险偏好降低,投资风格保守的情况下,理财子行业一度对其权益和混合类产品失去信心,不过当时就有城商行理财子在布局权益投资。一位国有行理财子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的走高,以及城商行理财子的提前布局,使得其产品收获了股市的增值。

  在理财子成立之初,城农商行的理财子投资风格相对保守,部分理财子甚至只有固收类产品,但是随着理财子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部分理财子开始拓展权益投资。

  中国理财网信息显示,上半年规模增长较大的城商行理财子权益和混合类产品数量相对较多。比如,截至8月7日,苏银理财的存续的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共有51只;宁银理财共有18只;杭银理财则是19只;南银理财有11只。相比之下,青银理财有3只;渝农商理财为0。

  从资产配置的情况来看,以股份行中规模增幅最大的华夏理财为例。其2025年上半年的理财业务报告显示,其存续的权益产品数量为19只,规模为7.72亿元;混合类产品有14只,规模为6.36亿元。从其底层资产来看,穿透后的权益类投资规模为81.96亿元;公募基金为1057.75亿元,占比9.77%。而在去年年底,华夏理财穿透后的权益类投资规模为72.13亿元;公募基金规模为500.37亿元。

  杭银理财7月31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也显示,上半年,杭银理财的权益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从78.01亿元,下降至73.83亿元;但是境外代客理财投资QDII从28.39亿元上涨至32.98亿元,公募基金投资规模从212.42亿元增加至234.31亿元。

  权益投资的“双刃剑”

  在规模增长中,渠道建设也扮演中重要角色。

  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规模增长大的理财子有个共性——行外代销占比高。比如,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的行外代销占比接近40%;光大理财和华夏理财行外渠道的占比超过了50%;苏银理财接近30%;南银理财和杭银理财在40%以上。杭银理财8月4日的公告显示,其代销渠道已经拓展到了253家。

  但是权益仓位的增加对于无论是母行渠道还是行外渠道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

  除了在权益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中配置大量股票类资产外,在一些“固收+”产品中增加一些权益的仓位,在市场好的时候,也能给整个产品的收益带来较大的提升;反之,在市场巨幅震荡时,也会让产品的收益变得更不稳定。

  一位理财子的渠道方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一些头部城商行和股份行理财子上半年规模增长大,但他们的产品收益波动也更大,一些国有行的渠道对稳健性要求强,是接受不了的。实际上,理财子还是要根据主要渠道的客户需求来制定方向,如果渠道客户风格偏保守,他们往往会自动减少权益资产的配置,所谓的“固收+”实际上是“固收-”。

  此外,权益类的产品往往需要更长的投资周期来“证明”自己,但渠道端的对长期限产品的容忍度却不高。

  一位城商行理财子公司行外渠道拓展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行外渠道拓展一是锚定大型股份制银行,二是一些城农商行,特别是经济大省省联社以及省级农商行下辖的农商行,有丰沛的客户资源,经常也能为理财子贡献几十亿的销售额,就以江浙来说,浙江省农商行系统共有80多家农商行,江苏省农商行系统共有60家农商行。

  不过他也提到,在大型机构的渠道开拓越来越难,由于理财客户期限偏好中短期产品,他们公司此前有多款中长期限产品由于未达业绩基准惨遭大中型银行“拒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炎炎对此文亦有贡献)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