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引言
文章内容来源于中粮期货研究院第100期月度策略会《暑中剩喜立秋初》盐化工板块的路演。
1、:供给压力延续
供给端来看,纯碱自身产能过剩趋势明显,如果4季度远兴2期投产,那么年内纯碱新增产能将达到520万吨,整体运行产能接近4500万吨大关,投产带来的高供应压力延续。虽然截至7月份,纯碱运行装置中,年限20万以上的产能超过1200万吨,但其中多数装置已经经历过改造、升级,很多相关装置也都是央国企,地方经济支柱,所以后续即使有政策倒逼行业产能出清,受影响也多数是成本较高、规模较小的装置,实际受影响产能预计不足500万吨。因此,纯碱供给端的矛盾虽有所缓和,但高供应仍是拖累价格趋势性上行的核心因素。
除此之外,对于纯碱价格压制的另外一个因素则是居高不下的天量库存。根据隆众最新公布的数据看,截止到2025年8月7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86.51万吨,同比高出72.12万吨,也是历史同期最高位。天量库存压制下,纯碱上方可想象空间受限。
需求端来看,纯碱主要下游浮法端虽然近期日熔量有所回升,但在地产周期尤其是竣工端周期还未见底的背景下,供需过剩现实清晰,没有终端需求支持的情况下,产量持续上升的空间受限,对于纯碱的刚需支撑也较为有限。另一大下游光伏玻璃则深处“反内卷”核心,产能将会持续收缩,减产规模较6月高点将至少有30%的空间,直接利空纯碱刚需。
图1 纯碱厂库库存

2、氯碱:供给压力分化
供给端来看,无论是还是今年均面临一定的新增投产压力,其中PVC年内预计新增产能250万吨,烧碱则大概有185万吨的新增产能,相对于24年产能二者分别增加9%以及4%,PVC新增压力较大,而烧碱则相对有限。存量装置中,PVC运行20年以上的装置产能大概有160万吨,烧碱运行20年以上的装置产能大概有大概有810万吨,大多以中小装置为主,而且成本偏高,倒逼产能出清的难度相对较小。
虽然PVC及烧碱二者未来存产能出清的预期,但体量差距较为明显,而且PVC新增产能体量大于待淘汰体量,而烧碱受限于危化品和高耗能影响,新增产能体量明显小于待淘汰体量,因此PVC与烧碱二者的供给端影响将逐步分化。这在当下PVC与烧碱二者的价格对比表现,以及生产厂家的加工利润上也能窥见一二。
需求端来看,PVC和烧碱二者内需端均缺乏想象力,PVC绑定的地产周期仍待触底,需求端支持有限;烧碱绑定的自身已经过剩,而且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反内卷”影响,未来产能将会呈现收缩趋势,行业利润压缩严重,对于烧碱的采购价格也难有过高表现。相较于内需而言,外需则为二者提供了偏强支撑,今年1-6月份,PVC累计出口196.05万吨,同比增加50.26%;液碱累计出口172.55万吨,同比增加52.79%。出口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也为二者带来了量价方面的底部支持。
3、后市展望
对于盐化工板块,长期看,“反内卷”持续性及政策预期难证伪,叠加盐化工板块自21年下跌至今,时间和空间都已足够,周期底部或已显现;中短期看,供给端高供应压力延续,亟待出台进一步的细则来迫使产能退出;需求端则向上弹性有限,压制上方空间。
对于产业中上游企业而言,可根据自身销售或排产计划,择机背靠装置完全成本线(SA)或者出口窗口(PVC及SH)套保;对于套利或者对冲机构而言,可根据装置现金流成本线(SA、PVC、SH)观测多配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影响、地产周期变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