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免收一年保育教育费,这笔钱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出资部分如何管理细节敲定。
8 月 11 日,财政部 教育部公开了修订后的《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第一财经记者对比修订前后的《办法》发现,此次修订主要是落实上述《意见》,将幼儿园大班免保教费资金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范围中,并明确这一资金申报、分配、监管等细节,以规范和加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近期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包括公办、民办)的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 1200 万人左右。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 200 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 200 亿元。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也给予政策倾斜。
而根据上述《办法》,上述中央财政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具体来自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该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属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2024 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为 250 亿元,随着 2025 年新增超 100 亿元免保教费,显然今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规模将大幅增长。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在上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财政部已经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
那么此次中央财政百亿级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究竟如何在 31 省份中分配?
《办法》明确,中央财政根据核定各省的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在园儿童人数及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资金。其中,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第一档中央财政负担 80%;第二档中央财政负担 60%;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中央财政负担 50%。各档所包括地区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7 号)执行。
而根据上述国办发〔2019〕27 号文,第一档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二档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 10 个省份。
第三档包括辽宁、福建、山东等 3 个省(不含计划单列市);第四档包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 4 个省(直辖市)及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等 5 个计划单列市;第五档包括北京、上海等 2 个直辖市。
显然,此次西部和中部省份可以拿到更大比例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这也体现了此次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一定程度上减轻欠发达地区财政支出压力。
此次《办法》要求,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督促省以下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及时足额拨付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
" 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相关资金,落实省域内幼儿园免保育教育费的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确保不因为实施免费而影响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许留庆说。
为了确保上述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全规范使用,此次《办法》强化监管。
比如,《办法》明确,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对外投资等支出,不得从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
另外,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按照工作职责和财政部要求,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施监督。财政部适时组织监管局对地方申报材料和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抽查监督,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理,根据情况进一步采取约谈、通报、扣减预算等措施,强化监督震慑。
(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