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领导人在美国白宫签署了和平协议,结束了近 40 年的冲突。
签字现场,居中调停的特朗普乐不可支,骄傲地宣称 " 两国承诺永远停止一切战斗 "。
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热衷于在国际冲突中以 " 调停人 " 角色出场,依靠 " 交易式外交 " 推动冲突当事方达成和平协议,频频上演 " 特式调停 "。

8 月 8 日,特朗普(中)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左)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右)在签署协议后握手。
俄乌冲突、印巴冲突、以伊冲突、刚卢冲突、柬泰冲突、亚阿冲突 …… 第二任期执政半年多,特朗普积极介入全球地缘冲突,俨然化身 " 调停专业户 "。
去年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就喊出了 "24 小时实现俄乌停火 " 的口号,成功收获大量选票。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多次与普京、泽连斯基进行直接沟通,软硬兼施推动俄乌双方停火。
但俄乌冲突远比特朗普想象的复杂,几经周折,双方仍未达成和平协议。
8 月 15 日,特朗普将与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讨论结束俄乌战争的和平方案。(另见本号文章即将见面,特朗普这次能促成停火吗?)
2025 年 5 月,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近年来最激烈的军事冲突,局势一度濒临失控。
印巴停火后,特朗普急于将和平归功于自己,宣称双方是在美国斡旋下才达成的停火,甚至对媒体炫耀称:" 我阻止了一场战争。"
虽然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印巴停火完全是两国军队通过既有直接沟通渠道达成的,但巴基斯坦却对美国在缓和局势上的努力表示 " 感谢 "。

5 月 12 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冲突后首次发表公开讲话,只字不提美国。
6 月 13 日,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境内实施轰炸,伊朗随后对以色列进行多轮反击,距离全面战争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6 月 22 日,美军出动轰炸机精准打击伊朗核目标,并宣称 " 彻底摧毁了相关核设施 "。
正当各方猜测局势将如何演变时,特朗普突然宣布以伊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并公布了停火计划。
一段时间以来,刚果(金)与卢旺达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6 月 27 日,在特朗普的主持下,刚卢两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了和平与和解协议,承诺结束长达 30 年的冲突,推动非洲大湖地区和平与稳定。
协议签署后,特朗普宣称这是一次 " 重要转折 "、一项 " 重大突破 "。

6 月 27 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刚果(金)和卢旺达两国外长。
今年 2 月以来,柬埔寨与泰国的边境冲突不断发酵。7 月 24 日,柬埔寨向泰国发射火箭弹,泰国空军随即回击。
特朗普 7 月 26 日表示,他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电话,称只有结束边境冲突,美国才会考虑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还称,柬泰两国领导人同意 " 立即会面并迅速达成停火协议 "。
7 月 28 日,柬泰两国在马来西亚展开谈判并达成停火共识。
这一连串的 " 胜利 ",让特朗普甚是得意,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 " 在短短六个月内,已经结束了多场战争 ",并为自己是 " 和平总统 " 而感到自豪。
事实上,特朗普对 " 调停 " 的执着,并非单纯地 " 热爱和平 ",而是 " 追名 " 与 " 逐利 " 双重驱动的结果。
美国向来热衷于在全球事务中扮演 " 秩序维护者 " 角色,广泛插手干预全球事务,编织起 " 世界警察 " 的霸权叙事。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高举 " 美国优先 " 旗帜,大肆推行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密集退出多个国际组织,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特朗普积极介入调解地区冲突,很大程度上是想维系美国 " 世界领导者 " 和 " 全球争端解决者 " 的角色。
调停成功后,特朗普在白宫意气风发地与当事国领导人合影,媒体火力全开报道 " 特朗普总统终结战争 ",都在向世界传递 " 美国仍能主导国际秩序 " 的信号。
调停冲突,对特朗普来说是做 " 无本生意 "、大举获利的好机会。
通过调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美国获得了战略运输通道 " 赞格祖尔走廊 " 的独家开发权和 99 年经营权,并将该走廊命名为 " 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 "。
在刚果(金)和卢旺达达成和平协议前几个小时,特朗普便高调宣布美国已获得 " 刚果大部分矿产权 "。协议中也直接写明,两国向美国投资开放其拥有的矿产资源。
虽然尚未成功实现俄乌停火,但特朗普已经成功让乌克兰签下了矿产协议。根据协议,乌克兰将矿产开采权和港口等基础设施使用权交给美国,以换取美国的安全保障。
特朗普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执念,已经是全世界都知晓的秘密。
特朗普多次公开表明其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对于他来说,诺贝尔和平奖是一种荣誉、嘉奖和认可,更是超越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的有力证明。
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便自诩是任内未发动一场战争的 " 和平总统 ",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开启第二任期后,特朗普再次燃起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反复强调其调停多场冲突。
接受特朗普调停的国家也都察觉到特朗普渴望获奖的信号,纷纷主动 " 表现 "。
近三个月里,巴基斯坦、以色列、柬埔寨和阿塞拜疆四国领导人先后宣布提名特朗普为 2026 年 " 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
长期以来,美国四处煽风点火、频频发动战争,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代价却要美国普通民众承担。
特朗普看准了民众对和平的向往,在举起 MAGA 大旗之初,就对支持者许下了打击深层政府、撤回全球各地美军、不轻易开启战争的诺言,收获大批 MAGA 支持者。

特朗普在竞选时以 " 美国优先 " 收获大量选民支持。
但近段时间以来,拒绝公布爱泼斯坦案文件、直接打击伊朗核设施等事件明显违背了特朗普的竞选承诺,导致 MAGA 群体裂隙扩大,对特朗普的支持有所松动。
2026 年美国中期选举在即,特朗普急需凝聚保守派及中间选民的支持,帮助共和党维持在国会的优势。
通过调停冲突,特朗普可以为自己打造强有力的 " 和平制造者 " 形象,进一步兑现自己 " 美国优先 "、不卷入全面战争的承诺,稳固选民基本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