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六里投资报
8月11日,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团队发布最新报告《专心找机会,震荡是长牛的蓄电池》,围绕港股行情展望,并对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
投资报数据显示,张忆东已在证券分析行业深耕20余多年,先后11次获得新财富卖方分析师评选第一名;
并且是A股策略与港股策略的双料第一,2023年更是成为了中国总量研究领域首位新财富钻石分析师。
从去年以来,张忆东就率先吹响了港股、A股牛市号角,并在2004年底发声,认为2025年牛市有望进入主升浪阶段,年内高点在下半年,点此查看。
在市场波动期间,张忆东坚定大家信心,在4月7日关税战当天旗帜鲜明地预判:
关税战是纸老虎,应该利用好二季度的“黄金坑”,逢低布局。他强调,中国资产的重估远没有结束,特别是科技和新消费的重估,只是刚刚开始。
最近的一次是在7月中旬,在市场震荡期间,张忆东坚定指出,港股牛市进入漫长夏天,下半年A股将呈现确定性慢牛格局;具体点此查看。
而这一个月以来,市场正在按此节奏运行,A股指数小步上行;港股调整后,再次爆发。
张忆东表示,7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中,中国股市涨幅居前,上证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在全球股指表现中涨幅靠前。
同时,南下资金年度净流入港股金额、月度成交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7月份,南向资金净流入1356.48亿港元(1241.04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成交占主板成交金额的比重为27.5%,创历史新高。
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已达到8668.42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的新高。
事实上,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额已突破9000亿港元大关;这一金额超越了2024年全年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张忆东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投资者特别是中国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牛市思维正在持续增强;我们维持此轮港股行情将走出超级长牛的判断。
美联储降息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聚焦联储降息,美元走软对港股流动性的进一步刺激动能。

下半年震荡向上
行情持续创新高
长期,继续坚定看多做多港股。
全球投资者特别是中国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牛市思维正在持续增强。我们维持此轮港股行情将走出超级长牛的判断。
1)随着中国香港由治及兴、国家持续赋能,
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国际秩序重构的进程中将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2)港股、A股有望受益于中国社会财富从避险资产向权益资产再配置的大潮。
3)港股的生态环境将持续良性循环,当前相比过去四年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和新消费领域的民企赴港上市带来了正反馈,增量资金开始持续地流入港股市场。
4)港股投资的底层逻辑从“离岸市场化”转向“在岸市场化”,
投资风格更加多元化,赚钱模式从“确定性溢价、价值红利”进一步扩散到“成长溢价”。
南下资金持续净买入
港股通成交占比已近三成
数据显示,7月份,南向资金净流入1356.48亿港元(1241.04亿元人民币),
截至7月31日,南向资金的年内净买入额,已达到8668.42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的新高。
截至7月31日,近一月中,南下资金主要流向金融业、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
主要流出非必需性消费、电讯业、公用事业。
同时,7月港股通成交占主板成交金额的比重为27.5%,创历史新高。
此外,7月国际中介机构持股市值占比较6月底有所上升。
参考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截至2025年7月31日,国际中介机构持股市值占比为43.8%,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另从卖空成交占比来看,
截至7月31日,港股主板卖空成交额占总成交金额的比重为16.0%,20天移动平均为12.7%,较6月份有所下降。
联储可能在9月
或者10月开始降息
美联储降息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聚焦联储降息,美元走软对港股流动性的进一步刺激动能。
特朗普继续向联储施加政治压力;
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已选定现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接替刚刚空出的美联储理事席位,任期至2026年1月31日联储新增的理事。
长期以来,米兰公开支持特朗普敦促美联储降息的立场。
显著不及预期的就业、大幅下修的前值,为联储降息提供了合理依据,
联储降息预期明显抬升,若后续通胀数据依然温和,联储可能在9月或者10月开始降息。
根据yale的测算,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为18.3%。
6月CPI已经开始体现关税的影响,对华依赖度较高的商品通胀显著上行,但是总体影响仍较温和,
美国6月核心通胀弱于预期,核心CPI环比仅0.2%。
后续来看,如果通胀数据继续温和,美联储可能在9月就开始降息,8月7日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为94.5%;
或者等到关税对于通胀的影响更加确定后,以及出于维护美联储独立性的考虑,美联储可能在10月末开启降息。
8月港股行情
是布局互联网的好时机
短期,8月港股行情震荡分化,或者说,蓄势待发。
短期行情更聚焦中报业绩和性价比,
中美贸易谈判、美股波动或带来港股震荡以及行情分化,
主题炒作或进入风险偏好下降期,具备业绩确定性的标的更受青睐。
从投资机会来看,精选成长,互联网性价比高,新消费和创新药找阿尔法;
优化价值,从银行向非银、黄金以及其他中报超预期的个股行情扩散
(一)科技行情:8月份是布局互联网的好时机,
AI相关产业链仍值得掘金,互联网行情在中报业绩期“利空出尽”后将重新走牛。
伴随反内卷的政策导向的深入,特别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互联网行情受即时零售内卷冲击将缓解,
一方面,互联网在内的TMT经历二季度的震荡整理之后,目前估值合理偏低,在成长板块中的性价比高;
另一方面,下半年AI科技有望迎来更多突破,互联网有望从“外卖内卷”叙事,回归AI叙事、科技成长叙事。
2025年二季度受到英伟达H20芯片禁售的影响,
互联网企业在AI领域的资本支出未能达到预期水平,从而阻碍了AI叙事的推进,并引发了互联网估值的调整。
同时,外卖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对利润预期产生了影响,使得恒生科技指数自3月以来的表现落后于恒生指数。
反内卷的政策趋势,有望推动互联网公司将竞争焦点重新放回到核心业务上。
随着英伟达H20芯片供应的恢复,互联网企业将能够增加对AI领域的投资,加速AI产品的开发和落地。
下半年AI应用领域也将迎来新的催化。
下半年全球AI模型厂商进入集中发力期,推理与工具调用能力显著提升,推动行业迈向“Agent智能”新时代。
此外,建议继续掘金AI产业链相关的软硬件、半导体、军工科技、智能辅助驾驶以及消费电子等。
新消费行情
耐心寻找阿尔法
新消费估值不算便宜,业绩才是关键,中报正是试金石。
经历二季度的精彩之后,依然战略性看多港股新消费,
但是,短期战术层面,不建议盲目炒题材并追涨杀跌,而是要区分长期趋势与短期扰动,区分真成长与主题炒作。
新消费投资线索:谷子潮玩、黄金珠宝、城市户外、新式餐饮、国产美护、潮流折扣零售、OTA、游戏等。
港股新消费行业中,泡泡玛特、老铺黄金、上美股份等已陆续发布了2025年中报盈喜。
创新药:中期景气持续
但短期从贝塔转为阿尔法
对创新药依然维持战略看多,
中期景气持续,但短期行情从贝塔转为阿尔法;
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的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
但过去半年大涨快涨之后,港股创新药行情拥挤度较高,面临潜在的较大的获利回吐压力。
短期如有震荡,将是更好的介入的良机,
否则,可能三季度缺乏相对收益。
价值股行情
红利资产仍有吸引力
红利资产对配置型资金仍有吸引力,此外中报季关注业绩可能超预期的机会。
较长时期的低利率环境下,港股红利股的股息率对于配置型资金依然有吸引力。
截至7月31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TTM)为5.75%,与中国10年期国债利差超过4个百分点。
建议继续配置金融、运营商、公用事业、能源、资源、食品饮料、地产产业链等领域的优质高股息央国企。
金价将继续创新高
黄金股或迎配置窗口
中报季关注业绩可能超预期的机会,
建议关注黄金、券商,以及受益于“反内卷”的传统行业的优质龙头公司,
其中,券商股的中报和三季报业绩,都有望高增长并受益于并购重组的预期;
黄金股8月份有望迎来新的配置窗口期,
预计黄金近半年的震荡蓄势之后,
随着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政策落地以及美元走软,金价将继续创新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