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武汉择高而立,以“龙头意识”重塑城市之重

adminddos 2025-08-21 11:32:36 6 抢沙发
苏州少儿散打武术(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武汉择高而立,以“龙头意识”重塑城市之重摘要: ...

湖北是支点,武汉是龙头。

8月19日,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为武汉未来的发展标定了新航位、擘画了新蓝图。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武汉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推动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荆楚大地留下的殷殷嘱托,为湖北标注了“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坐标,省委明确要求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武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更加深刻体悟责任之重、期许之深、要求之高,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扛牢使命责任。

武汉汉口西北湖CBD。视觉中国 图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规模能级不断跃升;武汉,勇攀科技和产业高峰,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势;武汉,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枢纽链接能力不断提升。

恐怕没有一个省份比湖北,更匹配“支点”这个定位;也没有一座湖北的城市比武汉,更担得起“龙头”的定位。

武汉九省通衢、四方辐辏,拥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天然格局,是内陆唯一同时具备经济腹地、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的城市。其“得中独厚”的区位不仅是地理中心,更是全国经济版图的“钻石之心”,被称为位于中国枢纽的“天元之位”。

武汉鹦鹉洲大桥。视觉中国 图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源于当仁不让的地位。​​

“支点”的价值在于撬动,而撬动的底气来自实力。武汉之于湖北全省,体量大、首位度高,是全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火车头,是湖北发展稳居经济大省行列的重要支撑极。

2024年武汉经济总量历史性突破2.1万亿元大关,武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汇聚全省35%市场主体、44%企业集群,贡献40%以上财政收入,扛起60%外贸进出口重担。特别是,武汉上半年经济数据脉动强劲——GDP首破万亿,规模与增速双双跻身副省级城市前列;外贸增速22.3%,领跑副省级城市。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核心在“重”。​​

这份“重”在于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是作为“国之大者”的战略承载,是辐射引领的时代使命。支点之重,重在对标国家战略全局,重在对标区域崛起所需,更重在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扛鼎而行。

根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国家要求武汉发挥中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功能。要知道,在所有已经批复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功能定位多达“五个中心”的,唯有上海和武汉。而且,武汉的定位已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上升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大武汉”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落点在“转变”。​​

从“三个优势转化”的路径擘画,到“重塑武汉之重”的战略决心,无不指向发展动能与城市能级的深刻转型。传统产业焕新: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武钢全球最高端无取向硅钢项目投产,为特高压变压器提供湖北芯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累计完成478家。兴发集团电子级磷酸纯度达“9个9”,产品从“论吨卖”升级为“论克卖”。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岚图、猛士等10余款新车型密集上市……武汉正从传统工业重镇跃升为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支点:传统产业“老树发出新芽”,更多的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未来产业扎根武汉。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动能靠“创新”。

自2018年以来,武汉连续7年在全球创新指数中保持上升态势。同时,在《自然》杂志发布的2024年科研城市报告中,武汉首次跻身全球前9位。武汉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责无旁贷地扛起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的使命。​

东湖科学城汇聚4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汉江国家实验室由筹转建,筑起“科技高峰”的基石。武汉锚定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13个前沿领域,上半年未来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距离华工科技约5公里的九峰山实验室内,100多个实验项目正同时推进,科研人员时刻关注着半导体设备在中试线上的加速“奔跑”,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在这里下线。“光谷造”震惊世界,武汉科创力量后劲十足。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关键在发挥“枢纽功能”。

今年2月发布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中,武汉入选国家陆港、港口、空港、生产服务、商贸物流枢纽城市,“五型”齐全同样是中部的唯一。“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武汉正在将地理区位的“先天禀赋”淬炼成链接全球的“枢纽动能”,以开放之姿拥抱新时代的“九省通衢”。

目前,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正式投用,花湖机场构建全球货运通道。武汉获批建设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不断完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网络,参与构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最快年底,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将实现1小时通勤。

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启用。视觉中国 图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影响力在“辐射”都市圈。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武汉既是武汉都市圈的龙头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都市圈协同发展让武汉辐射力更强,“枢纽”作用越来越明显,“支点”撬动功能越来越突出。武汉都市圈以同城化为抓手,以跨区域合作为纽带,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做强市域融合。

推动同城化,武汉都市圈推动公共服务“软联通”,深化政务服务联通互认,优质资源向周边城市延伸。汉、襄、宜正协同构筑区域发展“金三角”,产业协同、优势互补,实现“几何级增长”。为了近距离对接武汉科创资源,黄石、鄂州、黄冈、咸宁等市已相继在武汉设立离岸科创中心。如今已经形成了“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都市圈;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都市圈;源头在武汉,转化在都市圈”的科技同兴格局。​​

——武汉扛牢支点龙头重任,根基在“人”。​​

这一次,武汉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实施意见》,凸显了担当精神这一“关键变量”的作用。支点建设,尤需一支能扛硬活、敢闯新路的干部铁军。以正确政绩观为导航,以过硬本领为支撑,靠“三个区分开来”护航,激发“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锐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武汉处在中国枢纽的“天元之位”,正以“龙头意识”重塑城市之重,以“择高而立、向上而行”的姿态,将历史之“重”转化为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国家大局的当代之“重”。武汉当龙头,做枢纽!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