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监管总局向业内发文,8月20日前完成修正!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孙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向各金融监管局、各人身保险公司、中国银保信下发《关于加强2024版人身保险公司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提升数据质量,夯实监管数据基础。
根据2024年年底金融监管总局向业内下发的《关于印发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的通知》,2025年4月20日前,各人身保险公司应按照2024版规范的要求,报送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的全量标准化监管数据。从2025年5月起,各人身保险公司应按照2024版规范的要求,于每月20日前(如20日为节假日则顺延)向监管部门报送前一月的全量、增量及变化量数据。
《通知》表示,根据监管要求,各人身险公司已于2025年4月开始人身险2024版标准化监管数据的报送,大部分公司能够按要求开展数据报送相关工作,但是在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报送工作方面仍存在部分问题。
具体来看,在数据文件问题方面,部分公司报送的数据存在报文内容错误,报文内容与数据包内容不一致、数据包解压失败等问题,多次修改后仍无法入库,导致无法按照要求时间完成数据报送。
在历史数据报送问题方面,部分公司未按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回溯报送存量数据,造成保费、理赔等关键信息漏报;部分公司的历史数据存在错报情况,如将2023年之前的收费数据统一赋值,错报为2023年。
在数据修正问题方面,部分公司在报送存量或增量数据后,短期内频繁进行修正和重报,严重影响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质量问题方面,部分公司存在未按规范加工数据、数据未能真实反映业务等问题,例如,员工信息私自脱敏、渠道信息应填未填、产品标识加工错误、财务科目名称及凭证信息填报不准确或不规范等。
针对上述问题,《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高度重视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工作,要按照“谁管业务,谁管数据”的原则,建立数据表责任制,明确每张数据表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负责表中所有数据项的数据逻辑、数据质量及数据治理等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数据与业务的一致性。
同时,加强数据治理。各人身保险公司应严格落实数据管理主体责任,深化数据治理、丰富完善检核规则,加强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流程管理,不断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加强历史数据报送。各人身保险公司应按照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要求,完整准确报送历史数据。存在历史数据漏报错报问题的公司应尽快完成数据修正,并于2025年8月20日前重报;加强数据报送准确性、及时性。各人身保险公司应当在每月报送时完整、准确地报送数据,避免频繁进行数据修正。如需要修订数据,应于每个季度结束前10个工作日提出重报申请,并于次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前完成数据重报,不得频繁多次重报、多批次数据重报。
此外,《通知》还要求中国银保信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做好数据入库、数据核验等工作,并建立重报工作台账,开展规范答疑等工作。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各金融监管局要加强指导,通过提示函、约谈相关责任人、专项通报、现场检查等方式,督促各人身保险公司做好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等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是监管部门制定科学政策、规划行业发展路径的重要支撑,能够为决策提供更精准、可靠的依据,进而推动保险行业朝着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此前数据报送出现问题根源在于内部重视不足、责任未压实。《通知》进一步健全数据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的具体责任人,推动人身险公司持续提升数据质量管控能力与数据治理水平,从根本上破解数据报送中的痛点问题。
关注金融时报公众号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