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超现场|四海球迷聚南通

adminddos 2025-07-20 20:14:25 2 抢沙发
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超现场|四海球迷聚南通摘要: ...

苏超在第七轮上演了榜一和榜二的“天王山之战”,南通最终在主场2比1战胜盐城。

7月19日,是中国体育的“超级比赛日”。在深圳,女篮亚洲杯上演“中日对抗”;在北京,中超迎来“京沪之争”的榜首大战;而在南通,苏超的前两名队伍也奉献了一场“天王山之战”。

从赛事级别和规格上来讲,苏超不如女篮亚洲杯和中超联赛,但流量足以说明它的影响力——在几场比赛结束后,除了#中国女篮无缘决赛#高居热搜前五,排名最高的体育类词条就是#苏超南通2比1盐城#,它一度跻身热搜榜第十位,甚至高于#中超国安VS申花#的话题度。

一个多月前,当苏超成为现象级体育赛事时,外界曾怀疑“苏超的热度很难长时间维持”,但如今,苏超的流量持续走高,当南通队坐稳苏超榜首后,南通这座城市已经将一场“全域胜利”变成了“超越地域界限的狂欢”。

四面八方的观众从江苏省以外涌入南通,甚至有不少外国友人出现在看台上,在享受热烈氛围的同时,他们也将苏超的故事分享给更多外国朋友。

为什么一场地区联赛能够让江苏以外的球迷从“网上看热闹”变成“现场看门道”?澎湃新闻(www.thepaper)记者在南通和世界各地的观众聊了聊。

上海家庭观球团来到南通,现场观战苏超。 马作宇 摄

为“接地气的拼劲”而来

“在抢到南通和盐城的球票之后,我没敢告诉身边的朋友们。”当石军和澎湃新闻记者说起他抢到苏超球票的感受时,他分享了自己作为“幸运儿”的复杂情感。

“苏超的球票实在太难抢了,所以有了这个机会我肯定是自己先把握住,然后等看完比赛,我再考虑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

石军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半导体工程师,从学生时代起他就是足球爱好者。在上海青浦工作生活的这些年,他也积极投身当地的草根赛事“青草杯”足球联赛,每周都会和队友参加两次训练,并且刚刚结束了为期三个月左右的业余联赛。

一个多月前,苏超的热梗突然闯进了石军的生活,越来越多身边的球友甚至是非球迷的同事和亲友都开始谈论苏超,这让石先生产生了“要到现场看一看”的强烈冲动。

“真正想来看一场苏超,并不是因为技战术,我觉得更多是足球带给大家一种情感上的激励。”作为上海人,石军说他之所以会被苏超深深吸引,是因为苏超球员在比赛中展现出的那种为自己家乡奋斗的拼劲。

“我们这些外地来的观众看苏超,更多不是为了输赢,而是那种草根文化所展示的纯粹足球,它和其他职业联赛或者国家队的比赛给球迷的感觉有些不一样,是一种接地气的拼劲。”

石军这次带着家人和另一位抢到球票的球友开车来到南通,他感叹,苏超的火爆也可以从这一路驱车的不易感受出来,“本来从青浦开到南通正常可能就3个小时,但今天开了4个多小时。”

石军的直觉很准,根据“南通发布”的官方数据,苏超第七轮的南通主场日,南通共接待游客79.3万人次,其中上海方向游客14.5万人次,占比18.3%,同比增长46.2%,环比增长33.5%。

黄小龙和郑浓燕带着儿子黄御安在现场。 采访对象供图

在这些特意赶来观看苏超焦点战的上海游客之中,和石军抱着同样想法的观众大有人在。黄小龙和郑浓燕就带着8岁的儿子黄御安特意在比赛当天从上海赶到南通,不仅仅是为了感受苏超的氛围有多火爆,也是希望给刚刚结束了足球训练营的儿子上一堂关于“坚持和拼搏”的足球理论课。

“我觉得足球的环境很重要,有时候足球不仅仅是竞赛,也有娱乐,也包含一些生活的道理。”黄小龙曾在英国曼彻斯特留学,当时正好经历了孙继海留洋的那段时光,对他的足球人生有不小的影响,而如今,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足球道路上能有正确的方向。

而南通和盐城的这场“天王山之战”正好符合黄小龙所期待的一切。当南通队在下半场打入两球之后,盐城队并没有放弃,不仅追回一球,而且当球员出现抽筋之后,他们还在试图追平比分。当比赛最终以2比1结束时,现场所有的球迷也为盐城球员的努力送上了掌声。

盐城球员拼到抽筋,但是他们到了最后时刻还在争取扳平比分。

“足球可以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在南通和盐城的比赛开始前,现场主持人特意感谢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和观众,在他念出的一长串地名中,有上海,有深圳,有重庆和成都,还有北京。而当比赛进行到75分钟时,主场大屏幕上显示的观众人数进一步证明了这场比赛的火爆。

26383人,这是继上一轮21583名观众入场之后,南通队主场创造的一个观赛人数新纪录。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为了让更多观众能够现场体验苏超的氛围,南通队把主场从南通大学西操场搬到了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新的主场原本可容纳观众11000人,而海门基地对球场和看台进行了一番小改造,让可容纳的观众人数上升到了接近2万人。

很显然,南通和盐城的这场比赛,涌入了超越座位数量的观众,不少球迷选择站在入场通道和最前方的铁马栏杆后观看比赛。比赛在7点半打响,但是从6点半开始,两座城市的球迷会观赛方阵早早就已经挥舞旗帜、载歌载舞,不少观众同样早早就站在场边的栏杆前。

有意思的是,在全场站着看比赛的观众群体之中,澎湃新闻记者还发现了几位外国友人的身影,他们不仅全程站着看完了比赛,而且还跟着现场的球迷一起高喊“南哥必胜”。

作为苏超联赛唯一一支六战全胜的队伍,南通的主场从上一轮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据“南通发布”报道,上一轮主场比赛,有近百名国际友人受邀前来观赛,他们来自俄罗斯、日本、德国、奥地利、巴西、韩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因为在南通工作或者深造,而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头衔:南通队球迷。

不过,除了受邀前来观赛的外国友人,现场还有一部分外国面孔是靠自己抢票来到苏超的比赛。

2017年来到南通工作生活的罗亚瑟已经是苏超现场的常客。 马作宇 摄

“这已经是我看的第三场苏超比赛了,来到南通这些年,我也看了南通队和中超球队的比赛,但是我现在更喜欢苏超。”出生在南非的罗亚瑟是一位法国人,2017年他来到南通,如今已经是苏超的“老朋友”。

这一次,他和澎湃新闻记者分享了对苏超的看法,“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看过不同的职业联赛,我觉得很多职业联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时候会因为胜负变得过于激进,然后在场边喊出不文明的词汇,但是苏超就不一样,这里的氛围让我感觉我们不仅有了归属感,而且更像是一个大家庭。”

社交网络上的热搜词条也佐证了罗亚瑟的话,在那个#苏超赛前合唱太顶了#的词条背后,成千上万的网友为南通和盐城在赛前合唱《歌唱祖国》的视频点赞。

与上一个主场两万多人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以及《朋友一生一起走》的火爆视频有些不同的是,这次的合唱中,还有198名在通、来通、返通大学生,以及刚刚录取985、211等高校的南通籍“学霸”,展现了南通作为“教育之乡”的文化底蕴,而在他们身后,数万名球迷用手机闪光灯组成的星空,成了那一刻衬托南通“崇文重教”传统最闪亮的背景。

“其实我身边有很多外国朋友都想要抢票来看苏超的比赛,但是实在是抢不到。”在罗亚瑟看来,只要是愿意到苏超现场看球的外国人,一定会被这样的氛围所深深吸引,因为苏超比赛所承载的归属感,正是体育的内核之一,“足球可以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苏超就有这样的魅力。”

苏超的主场如今有越来越多外国观众的身影。 马作宇 摄

在南通,苏超带来的不只是足球

当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的球迷被吸引到比赛现场,足球正在一点点改变着江苏省的这十三座城市。作为联赛领头羊的南通,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就在南通和盐城的比赛结束后,“南通发布”给出了一组数据:就在苏超第七轮的南通主场日,南通市重点监测住餐企业营收657.8万元、环比上周增长24.8%,客流量3.5万人次、环比上周增长15.1%,比去年同期增长29.4%。

其中,重点监测酒店入住人数约11110人次、环比上周增长18.2%,比去年同期增长6.7%;盐城来通住宿人数约2600人,环比增长48%;除此之外,南通市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7717万元、环比上周增长9%,比去年同期增长13.2%。

“我这次就打算带着家人看完苏超之后在南通过一个周末。”石军和澎湃新闻记者分享了他早早就准备好的“赛事+旅游”的攻略,“原来我只知道南通的海上威尼斯,现在我还知道这里是长寿之乡,然后还有像水绘园这样的景点。真的是因为足球,认识了一座城市。”

苏超,为南通带来的不只是足球比赛,还有“赛事+”的全方位激活。

就在这场苏超焦点战举行的这个周末,南通报业联合深圳特区报组织了一场“以球会友·智汇江海”的产业推介座谈会,百余位来自京沪深的企业家代表相聚紫琅湖畔,以球为媒、以心相交,共谋合作发展。

来自深圳的看球团来到南通,其中一些企业家也借此机会了解南通的发展情况。 图片来源:南通发布

据介绍,这场主题活动正是南通市深入践行“全域主场”理念,借南通主场赛事之机开门迎客,全力推动“苏超流量”转化成为“经济增量”的尝试和实践。当来自深圳的企业家们因为足球来到南通,他们也拥有了更多了解南通和投资南通的机会。

“我是一名足球爱好者,这次因足球再次来到南通,感受到更加热情更有活力的城市氛围。”深圳市科灵机器人CEO张志强来自广东梅州,作为复合移动机器人研发企业掌舵人,他表示,“我会特别关注南通开发区和南通创新区中小微企业的落地政策及人才引进配套。”

为什么苏超能够持续火爆?为什么这个地区业余联赛能够吸引到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到现场加油呐喊?又是为什么苏超能够成为激活城市经济的一把钥匙?

答案或许就藏在“散装江苏”的十三座城市,为了荣誉而战的那份城市归属感上。

来自盐城的蔡先生和来自南通的妻子表示,在这场“天王山之战”中要为各自的家乡加油。 马作宇 摄

就在南通和盐城的比赛开始前,澎湃新闻记者在水绘园里看到了一对有意思的夫妻,他们一位穿着南通的T恤,另一位则是穿着盐城的T恤。

当被问起这场比赛夫妻俩在现场要如何加油助威时,穿着盐城球衣的蔡先生表示还是希望为家乡球队呐喊,但他更期待的是在比赛中,能够和妻子一起大声喊出“江苏队”。

如果在社交平台上键入“苏超上半场江苏队”,在苏超不同球场的相关短视频比比皆是,不同赛场、不同城市的球迷,所有人一同喊出“江苏队”,为的就是致敬当年那群最团结的江苏球迷。

蔡先生说:“这样的苏超让人老感动了。苏超让曾经的江苏队又回来了,而且是十三个。”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