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熙熙攘攘的古镇曾是几代人的集体旅行记忆。
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旅行观念和旅行方式急剧转变,越来越多的古镇都身处“十字路口”,是继续忍受门可罗雀还是破釜沉舟升级改造,古镇转型势在必行。
更有甚者,不少古镇更被指为“假古镇”、“人造古镇”,千篇一律、批量复制,只有“躯壳”、没有“灵魂”。这类古镇面临的运营压力会更大,甚至入不敷出。这类“人造古镇”如何避免关门的命运?为此,在2025年暑期旅游高峰时节,澎湃新闻时政湃工作室特别推出专题——十字路口的古镇,系统探讨“古镇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
当然,也有一些运营规范、转型成功的古镇,成为其他古镇争相效仿的范本。它们转型成功的秘诀何在?也是我们这组专题探究的重点所在。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河南洛阳龙凤山古镇。作为洛阳4A级景区,这座由30亿资金打造的人造古镇,凭借建筑风格和灯光夜景,被网友称为“洛阳的凤凰古城”。但也有人认为,古镇虽然规模宏大,建筑却多为新建,缺乏历史沉淀,导致游客体验感下降。面对网友“没有历史文化元素,凭空造城”的质疑,如何让钢筋水泥的人造古街巷打造出文化符号?

设计:周寰
随着夜间旅游逐渐向县区下沉,许多城市选择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区打造“人造古镇”,龙凤山古镇就是其中一员。从荒沟坡地摇身变为4A级景区,洛阳龙凤山让小县城里有了夜生活。
龙凤山古镇位于伊川县城西北,占地面积5000余亩,总投资达30亿元。2024年龙凤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被拟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年接待游客达431.1万人次,综合收入3.22亿元。
按照宋代建筑风格打造的传统古镇是龙凤山的一大亮点。作为洛阳的一处人造文旅项目,龙凤山古镇凭借建筑风格和灯光夜景吸引过关注,被网友称为“洛阳的凤凰古城”。
然而,古镇虽然规模宏大、设施齐全,建筑却多为新建,缺乏历史沉淀,有网友表示,这种“千镇一面”的现象导致游客体验感下降,商业气息过重,文化内涵被淡化,难以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与激烈竞争的当下,许多古镇都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深度平衡文化传承与商业逻辑?钢筋水泥的人造古街巷如何留下文化符号?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前往河南伊川县,了解龙凤山古镇的发展现状与探索之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