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上海首个!崇明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 2025-07-24 17:40:25
- 1

上海又多一项世界级荣誉称号。
7月23日至31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举行。北京时间7月24日晚,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获大会正式认可,上海市崇明区为其中之一。
去年7月26日,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成功晋级,成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时隔一年,崇明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世界级生态岛”的成色越来越足。
殊荣背后,是崇明“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有益探索,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当前,崇明正加快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让优质生态环境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和生产力。

吴雄 摄
全区湿地率达68.8%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体系由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提出,旨在促进城市发展过程中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2018年10月和2022年5月,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公布了第一、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
今年,全球共有16个国家的31个城市获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包括我国的9个城市:崇明、大理、福州、杭州、九江、拉萨、苏州、温州、岳阳。目前,全球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74个,其中中国有22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世界级生态岛”崇明,水之清、土之净、生态之佳,早已深入人心。不过,湿地也是崇明的强项吗?除了东滩、西沙,崇明还有哪几块重要湿地?
根据《湿地公约》,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及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含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沼泽、湖泊、河流、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广义的湿地范围。”崇明区绿容局副局长蔡建新告诉记者。
崇明,是一座从湿地中生长出来的城市,“沧海桑田”是她的真实写照。7500多年前,如今崇明岛的所在地是长江口外的浅海,众多沙洲涨而复坍、坍而复涨,至明末清初淤积成形并设县。崇明的发展史,本就是一部湿地形成、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历史。
目前,崇明区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崇明的两块国际重要湿地,也是被成功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的重要倚仗。此外,崇明还有西沙国家湿地公园、东风西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北湖湿地、青草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市级重要湿地。按照《湿地法》口径,崇明全区湿地总面积约27.8万公顷,湿地率达68.8%。

吴雄 摄
湿地保护硕果渐显
万里长江携带的泥沙在东海之滨沉淀汇集,千百年来形成了全球最大河口冲积岛。崇明这方水土,确实是“大自然的馈赠”。不过,崇明从未因绝佳的生态禀赋而停止生态保护的脚步,一直都在努力“拉长板”。
在湿地建设和保护方面,除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湿地率,崇明的另一组数据也值得关注:按照《湿地法》口径,全区湿地保护面积16.88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湿地保护面积占湿地面积)达60.73%。
“湿地多不多,往往由硬性条件决定;湿地好不好,却事在人为。在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过程中,崇明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崇明作为‘上海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的贡献度。”蔡建新说。
涟涟河水汇入湖泊江海,天地间鸣声啾啾,水鸟在矮草中嬉戏,小螃蟹在滩涂上疾奔——崇明岛的最东端,东滩湿地生机盎然。“这是我国规模最大、最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也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候鸟来说,这里是重要的‘国际机场’。”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利权说。

崇明东滩
此前,崇明东滩一度受互花米草蔓延影响。互花米草发达的根系造成滩涂土壤板结,导致鸟类赖以生存的食源植物难以生存。2013年起,保护区开展了大规模生态修复,控制互花米草扩张的同时提升鸟类栖息地功能。如今,东滩候鸟数量连年攀升,每年有超百万只水鸟在此栖息或过境。
完成北八滧港至北六滧滩涂互花米草整治湿地修复项目;建成明珠湖獐子栖息地、新村乡麋鹿栖息地……记者了解到,10多年来,崇明投入了40多亿元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及水环境治理工作,各类项目稳步开展,硕果渐显。
生态环境好不好,动植物最有发言权。据监测记录,目前崇明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稳定保持在12种以上,鸟类多达380多种,全区栖息有东方白鹳、黑鹳、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2004年至今累计救护中华鲟3100余尾,扬子鳄、獐、麋鹿等极小种群也得到逐步恢复。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国际湿地城市,是“湿地”,更是“城市”。保护、利用湿地,并不纯粹是生态环境领域的事,同样事关一座城市的整体发展。此次认证成功,不仅是对崇明、对上海生态保护的一种肯定,更是把生态效益变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利契机。
上午9点,西沙明珠湖景区西沙湿地区域内,不少游客选择坐船徜徉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恍若置身水墨画中。“去年初,这里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几乎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西沙明珠湖景区主任、党支部书记徐忠说。

西沙国家湿地公园
在崇明,湿地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湿地生态旅游和湿地农业发展两方面。如今,不少游客爱上了西沙等崇明湿地,喜欢和芦苇、沼泽、蛸蜞、白鹭来一场亲密接触。2024年,崇明区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589万人次,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
另一方面,借助良好的湿地生态,崇明整合三岛的大米、清水蟹等特色湿地农产品,推出“优农三兄弟”崇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目前,崇明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数量均位于全市领先水平。
更长远来看,探索湿地碳汇交易,也是实现湿地生态价值的一条重要路径。
蔡建新告诉记者,目前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有一种交易产品叫“中国核证减排量”,即将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碳减排量进行量化、核证、出售,碳汇交易即属于此。“目前林业碳汇的认证体系已比较统一,而湿地碳汇仍较难核算、量化。崇明作为国际湿地城市,有着令人激动的探索空间和发展前景,未来有望通过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湿地碳汇本底调查和动态评估等,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优质的生态基础,也将成为崇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崇明将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精准培育、错位发展未来产业,如聚焦生物育种领域积极开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研究应用。
记者了解到,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成功后,每6年将复检一次。“获得认证并不是终点。今后我们将继续吸纳各方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示湿地保护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崇明案例、上海样板。”崇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 上一篇:苏州少儿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搏击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还不起学贷,美国年轻人跑路
- 下一篇:内蒙古提级调查6名学生溺亡事件,涉事企业2月曾称完成更换系列格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