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省时省事的指数基金,正成为许多FOF基金的心头好。
行业风格主导的赛道化行情背景下,公募FOF选基策略开始“放弃”主动权益类基金,指数产品成为核心仓位。随着股票市场越来越多的体现出行业贝塔特征,风格稳定以及持仓内容可预测、可研究的指数基金,成为许多公募FOF基金经理的偏爱,降低了调研主动权益类基金需耗费的时间与不确定性。排名今年业绩前列的十大FOF产品几乎都把指数基金作为核心重仓品种,主动权益类基金存在感显著下降。
指数产品成公募FOF心头好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全市场公募FOF年内业绩前七强,分别为国泰优选领航、工银睿智进取、工银养老混合、渤海汇金优选、前海开源裕源、国泰行业轮动、交银智选星光,这些FOF产品今年收益均超18%,年内收益率最高约为22%。
在公募FOF一改往年颓势、体现出赚钱效应的背后,是FOF选基偏好和策略发生重大变化,在前七强的公募FOF所持有产品仓位中,主动权益类产品几乎消失不见。
例如,国泰基金旗下的国泰优选领航FOF的核心仓位中,主要持有9只基金产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合计仓位占比为66.2%,所重仓的基金包括稀土ETF、黄金ETF、创新药ETF、德国ETF等,几乎清一色为指数产品,仅有的一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中银,但后者在国泰优选领航FOF上的仓位仅为2.63%。
工银养老混合FOF的选基偏好,也体现出“重指数轻主动”的偏好,截至今年6月末,该FOF所重仓的前十大基金产品,有八个席位安排为指数基金,包括第一大重仓品种游戏ETF,以及第五大重仓品种恒生医药ETF等。
上述FOF选取的唯一一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来自中信保诚基金旗下的中信保诚多策略,该产品之所以能入列工银养老混合FOF的重仓名单,或与中信保诚多策略的持仓特点有关,即后者并非一只赛道基金,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保诚多策略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布在七八个行业上,且前十大股票的合计仓位占比仅9%,分散策略成为这只基金区别于赛道基金的核心优势。
选基重在“可预测可研究”
持仓风格稳定、透明、简单以及可预测,成为许多FOF选基逐步偏好指数基金的核心原因。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此前接受采访时认为,FOF最关注的选基较为关注标的基金的历史业绩,以及历史持仓风格的可观察与可跟踪,尤其对于相关基金产品持仓特点的可预测成为关键,那么在此背景下,指数化产品持仓特点的稳定性、简单透明成为最大吸引力,相对于此,FOF选择主动权益类产品时须投入较多的研究时间。
长城基金一位人士也认为,FOF挑选基金的标准与逻辑是注重基金历史业绩数据,以及业绩背后所依赖的长期投资方法论,看投资策略是否自洽、稳定、清晰可懂,对方法论的执行程度以及基金经理在市场周期高点和低点的自律程度。
此外,还有人士认为,公募FOF覆盖主动权益类产品须投入较多的研究与时间,包括对基金经理本人的调研,一年数十次乃至上百次针对基金经理本人的事前调研,在行业内也是较为普遍的工作内容,但当行情体现出赛道化、行业主题化后,FOF基金经理采取被动化产品,极大的降低了投资研究地成本。
“我们希望主动权益类产品要有自己的特点,不应该类指数化,相对于指数化产品而言,采取赛道化押宝策略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就不容易吸引FOF产品的布局。”华南地区一位FOF投资负责人直言,若标的基金产品(主动权益)采取全部买入医药行业股票的做法,我们会将它从仓位中剔除,我们就会这么认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找一只医药ETF”?
抢抓行业的触底反弹行情
FOF持仓偏爱指数基金的另一层逻辑,还在于机会集中在超跌行业的触底反弹带来的贝塔行情。
“我们保持了较高的权益仓位,主要配置了指数基金和ETF。”广发基金曹建文表示,配置的板块和行业采取适度分散,主要增持了军工、非银等板块的ETF,以及黄金和部分投向欧洲市场的 ETF,以实现组合收益来源的多元化。
重仓指数产品的FOF基金经理曾辉认为,策略上更多关注极端超跌行业的触底机会;也要两手抓周期产业群和成长产业群,两手都要硬,根据原则-量化体系做好权衡和布局。在股价的基本面盈利和估值扩张的双重定价因素中,我们会更加看重基本面改善、确定性高的行业,然后才是估值的扩张。比如看好连跌4年、超跌方向的创新药方向,尤其是港股创新药赛道,一个行业的行情能否持续,取决于是否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企业,而港股创新药的行业机会体现出这一点。
南方养老目标FOF基金经理鲁炳良表示,后续基于中国政策极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型工具或正在路上,未来投资对市场保持乐观,重视红利和科技成长方向,看好盈利稳定性的公用事业、银行、白电龙头以及工业金属。科技成长方向则关注 TMT 和军工等行业,寻找其中有业绩兑现的行业进行配置。截至今年6月末,鲁炳良的第一大重仓品种为沪深300ETF。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