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一天世界”,日本平面设计展上海开幕

adminddos 2025-07-27 08:30:19 3 抢沙发
“一天世界”,日本平面设计展上海开幕摘要: ...

“一天世界”,在上海的方言中,意思为一塌糊涂,形容事物杂乱无章。而在7月26日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新开幕的日本平面设计展,则以“一天世界”为主题,试图对多元繁杂的视觉画面进行梳理,呈现日本视觉语言的演变。该展览展出了百余位日本创意人的作品,包括北川一成、原研哉、佐藤可士和、玉置太一等名家之作。

澎湃新闻了解到,复星艺术中心特展“一天世界:Graphic Design in Japan”分为五个单元,呈现百余位日本创意人的代表作品,试图以多元的叙事方式,让观众感受设计如何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与技术挑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磊在前言中写道,“与提供整齐划一的解决方案的专业设计服务相比,展览更倾向于将平面设计定位为流动的视觉文本,在技术洪流冲刷一切确定性的当下,重新锚定设计人文的价值坐标。”

原研哉作品

加藤亮介&加藤千洋作品

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成立于1978年,是亚洲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之一,而“JAGDA赏”作为日本平面设计界的至高荣誉,代表着日本视觉创作的年度风向标。展览开端的“JAGDA赏”单元,呈现了主办方精选的十位代表性设计师的获奖作品,包括原研哉的《Make The Future Better Than Today》、北川一成的《KAMIZU》、植原亮辅的《LIVVERA》等。展厅内,展品横跨海报、包装、数字媒体、标志、空间展示,既观照设计在社会变化中的演进,也见证语言与媒介的边界拓展。这里还呈现了过往三十年《Graphic Design in Japan》年鉴,观众可以一览日本视觉语言随社会变迁所经历的演变。

本家西尾八桥, 富久锦 视觉设计

玉置太一作品

而在一个大展台上,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平面设计展品,这些展品皆来自本年度的《Graphic Design in Japan》年鉴。这一物品群像,构成了展览的第二单元“平面设计在日本”,也以此展现设计师如何回应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会长、公益社团法人佐藤卓说,“当AI进一步发展,成为人人都易于掌握的视觉表现工具时,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地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设计作品。无论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还是单纯追求视觉效果的设计,其创作门槛必将进一步降低。或许,这样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此背景下,专业的平面设计师或艺术指导,又该如何生存、持续创造价值?或许,职业角色本身也会发生变化?作为设计师行业团体,协会又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些,都是无从回避的重要课题。衷心祝愿《Graphic Design in Japan》年鉴中的这些作品能够作为一面镜子,通过平面设计这一视觉语言,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今日社会,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展览现场

植原亮辅作品

此次展览中,设计师北川一成是占据篇幅最多的设计师。北川一成是日本平面设计最高奖“龟仓雄策赏”得主。1965年,北川一成出生于兵库县加西市。其家族自1933年以来就经营纸盒制造、印刷业务。自幼在印刷现场耳濡目染,他很早就展现出手工和绘画方面的天赋。大学毕业之后,为协助家族企业发展,他进入其叔父任社长的北川纸器印刷公司就职。当时,公司备受经营基础薄弱以及员工高龄化等问题困扰。1989年,在北川一成的提议下,公司更名为GRAPH,并于东京设立分社,在高度融合设计与印刷的全新体制下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如今,其品牌设计享誉日本国内外,他所主导的设计兼具视觉表现的强度与商业成果导向。

展览现场,北川一成获“龟仓雄策赏”作品

北川一成,KAMIZU海报

与北川一成属于相同世代的日本代表性平面设计师还有服部一成、佐藤可士和、青木克宪、长冈贤明等人。他们之间的差异并不仅体现在广告、品牌战略等业务方向上,也表现在思想立场以及活动上。相较于那些仅仅从概念和设计层面介入企业形象的艺术指导,北川一成的路径和方法展现出极为实用主义的姿态。他坚持以设计最终能否在现场发挥效果为原理,强调“引起反响的设计才有价值”。

艺术中心的三楼展厅则重点呈现了一部中日设计师对谈纪录片。该纪录片呈现了来自东京、大阪、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广州、澳门等八座城市的25组中日创作者的采访对话,不仅涵盖专业设计师,也包括策展人、艺术家、大学教授与科幻作家。

井上庸子作品

Aiful VI设计

策展人龚奇骏说,“在这些片段中,我们听见了对平面设计黄金时代的怀念与追问,也有人冷静地指出当代视觉创作正面临话语被稀释的挑战。面对AI等生成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的设计师表达了技术所带来的不安,也有人以实验的姿态拥抱新工具,探索图像生成背后的美学逻辑与伦理边界。这些对谈的话题,早已不限于设计本身。它们深入触及身份、时代、环境与社会结构等更广泛的层面。”

在影像中,北川一成探讨了艺术与设计的区别,“艺术是从0到1,而设计是1到10的概念,是一种‘整理术’,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中国设计师广煜则谈及了设计的适当尺度问题,他以书籍设计为例,“书籍的设计要尊重读者,而不是设计的堆砌,因此适当的尺度是很重要的”;设计师佐藤可士和则谈及了设计的教育,认为可以从绘画、手工等多角度来培养创作力与思维能力;而设计师王子源则讲述了绘画对于设计的帮助,尤其展现在观察事物的方式上。

展览现场,25组中日创作者的采访对话

龚奇骏说,“这并非为了达成共识或给予标准答案,而是记录了设计师们在一次次真实的交流中,在时代的变动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也展现出设计作为文化实践的一种广义可能。”在当今图像泛滥的时代,这一展览或将为公众提供思考视觉语言本质与设计未来的契机。

柿木原正广作品

落狂乐笑海报

六本木艺术之夜海报

展览将展至8月23日。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