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我的青春我“职”道】永不消失的赛博“老照相馆”:有人用镜头守护记忆,有人用技术延续时光

adminddos 2025-07-28 01:11:46 3 抢沙发
【我的青春我“职”道】永不消失的赛博“老照相馆”:有人用镜头守护记忆,有人用技术延续时光摘要: ...

中国青年网北京 7 月 25 日电(记者 牟昊琨 王增强 见习记者 李琪)在杭州三墩老街的陈家桥西面,有一棵古老的梧桐树,它枝叶繁茂,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梧桐树下,有一家照相馆,它已在此静静伫立了大半个世纪。这家照相馆的主人叫周泉虎,他是照相馆的第三代传人,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 " 阿虎爷爷 "。从青丝到白发,周泉虎用镜头记录了杭州几代人的成长与变迁。

周泉虎与照相馆的故事要从他 25 岁那年说起,那一年,他来到三墩照相馆学照相,一晃眼,掌镜快 50 年了,三墩镇的居民几乎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 那时候,照相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拥有一张精美的照片,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周泉虎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摄影的热爱,为镇上的街邻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

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一个故事

走进照相馆,四面墙上挂满了照片,每一张都承载着一个故事,每一张都记录着一个瞬间。

在这些照片中,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那是一张全家福,照片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中年的父母,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 这一家三代都在这里拍过照片。" 在周泉虎的印象里,这家的老人年轻时在这里拍过结婚照,第二代在这里拍过工作照,如今的第三代孩子在这里拍过毕业照。这张全家福,见证了这个家庭几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周泉虎与他们几十年的缘分," 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70 年代的文工团员们,在他的镜头下留下了青春飞扬的身影;80 年代考上大学的少年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将最灿烂的笑容定格在照片中;90 年代穿上军装的青年们,英姿飒爽,仿佛即将奔赴一场热血的征程。"

这些照片,不仅仅是一张张纸片,它们是时代的缩影,是岁月的见证,也拼凑出了杭州几十年的历史画卷。现在,照相馆的陈设依然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子,那些古老的相机、斑驳的墙壁,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周泉虎坐在照相馆里,看着这些照片,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满眼都是温柔。他说,照相馆是许多人寻找曾经美好回忆的地方,他不肯轻易将它关掉。尽管岁月已经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尽管身体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硬朗,但他依然坚守在这里,守护着这份珍贵的记忆。

" 生意起落都见识过了。" 周泉虎说,没活干的时候,在电脑上看看股票。每天也没有固定开关门时间,基本随心意," 生意好和不好,我都见识过了,做生意久了,都会起起伏伏的。" 择一事终一生,他内心还坚守着当年师父传给他的一份初心和热爱。

和相机、照片好好说声再见

去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周泉虎平静的生活。" 从 25 岁做学徒开始,我就很努力,总算没有辜负师父,这家店在我手上迎来过辉煌时刻,奔跑半生要停下来了。" 周泉虎说这些的时候很平静,和疾病抗争以来,他就想给自己办一场温暖的告别会,看着亲友们说说笑笑,听他们聊聊 " 老底子 " 的事情,也和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照相馆,以及这些相机、照片好好说声再见。

" 今年 5 月,老周给我发来一段《非诚勿扰 2》的电影片段,想请我来帮忙。" 阿虎的朋友戴骏说,电影里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得知病重,办了一场告别会,请亲友上台发言,忆往昔,聊人生。而李香山本人则坐在台下倾听,并为自己的一生作出 " 爱过,颓过,活过 " 的总结。就这样,戴骏便自告奋勇,开始为周泉虎策划这场告别会。

戴骏和周泉虎相识于 2024 年,当时戴骏在为一本《三墩庙前街口述史》搜集素材,对周泉虎进行过采访和交谈。" 我觉得我和老周挺像的,有点闲云野鹤的感觉。老周坚持经营照相馆几十年,很难得,而且他活得豁达通透。" 戴骏为周泉虎制作了一段视频,自己填词配了一段背景音乐,发在了社交媒体上。其中有句话是这样的:" 老周说,日子就是这样,要么你把别人忘了,要么你被别人遗忘,所以照片要贴橱窗。"

戴骏的《周泉虎,人生不说再见》视频发布以后,不少网友留言写下和照相馆的时光故事:" 幼儿园的时候,每个班级每周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可以去三墩照相馆拍一张艺术照,我也拍过一张,保存了很久很久,现在我是一个大孩子了…… "

关于告别会,周泉虎和戴骏商量过几次,不是追悼,也不是纪念,人生不说再见。他们想,等天气稍微凉快点,告别会就将开在照相馆里,不需要多隆重,来不来,朋友们大可随意。

周泉虎的决定,让许多人感到惋惜和不舍。照相馆已经成为了三墩老街的一个标志,成为了许多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知周泉虎的情况后,许多人纷纷前来探望,希望能在最后的时光里,再和周泉虎聊聊天,再看看这家充满回忆的照相馆。他们中有的是曾经在这里拍过结婚照的夫妻,有的是小时候在这里拍过证件照的孩童,还有的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的老朋友……

技术让告别不是终点

患病以后,周泉虎经营照相馆变得力不从心,但他始终不愿轻易放弃。现在,1998 年出生的姑娘小曹在帮忙打理这家店。" 我在周爷爷这里拍过照片,很喜欢,对摄影也感兴趣,所以周爷爷就让我来试试看,希望能把这里继续经营下去。" 现在的周泉虎很少出门,身体状况好时会去店里坐坐,指导小姑娘拍照、处理店里的事务。

" 看到周爷爷告别会的消息时,我立刻想起了这条老街。" 听到周爷爷和他的照相馆的故事后,群核科技的工程师阿航当即决定,在数字世界建一座 " 记忆容器 "。阿航对周爷爷充满了敬佩:" 老照相馆是三墩街头最沉默的见证者。空间即记忆的容器,是‘记忆的物理形态’。保留它,不仅是保留周爷爷一个人的记忆,更是保留整个三墩社区的集体情感地图。" 于是,阿航决定用团队正在探索研究的 3D 高斯技术,为周泉虎重建一个云端的 " 三墩老照相馆 "。

阿航说,3D 高斯技术是一项基于人工智能的三维重建技术。它抛弃了传统几何面片的表达方式,转而采用无数智能化的椭圆点云进行可视化建模。这使得重建速度更快、数据更轻量、效果更逼真。阿航和他的团队仅用一段扫描视频,就将照相馆以极高精度还原为一个可任意视角漫游的沉浸式数字场景。在这个数字照相馆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漫游,看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甚至连光影氛围、器物纹理等微妙细节都得以完整保留。阿航说,他希望通过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让更多人通过照相馆了解三墩的历史,让这些美好的回忆永远传承下去,也能感受到一份 " 程序员的浪漫 "。

因此,当阿航将镜头对准斑驳的照相馆门面时,奇迹发生了:阳光穿透玻璃橱窗,在泛黄的相纸上投下菱形光斑;木柜台上的老式座机电话,听筒弯折的弧度清晰可见;房梁悬挂的 " 摩登 · 无造作 " 招牌,金属包边的锈迹分毫毕现。这座被完整迁移到云端的照相馆,如今成为一个永不关闭的 " 时空胶囊 ",大家可以随时 " 走进 " 这浸满岁月 " 包浆 " 的空间:绕到红漆剥落的柜台后,凝视周泉虎修底片的工作台;抚摸墙上 1970 年代新娘的头纱;甚至能蹲下来看清门槛石被无数脚步磨出的凹痕。

阿航说," 我们保留的不只是木梁砖瓦,更是三墩人半个世纪的情感载体。"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也会因为科技的力量,而让一些美好的事物得以永恒。这座云端 " 三墩老照相馆 ",就是最好的证明。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