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多位高管相继离场,横琴人寿亏损难题如何破

adminddos 2025-07-28 21:02:12 1 抢沙发
多位高管相继离场,横琴人寿亏损难题如何破摘要: ...

(来源:北京商报)

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横琴人寿”)高管团队阵容持续收缩。7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横琴人寿副总经理张林已不在该公司官网披露的高管名单之列。除了张林,近一年来,该公司已有多位核心高管相继离任,且大部分为企业初创期入职的“元老级”人物。从业绩表现来看,该公司在经历短暂的盈利期后,再度陷入亏损,2022年以来,该公司合计亏损金额超15亿元。

险企高管团队人员减少,或产生哪些影响?未来的加入者,如何助力公司扭转亏损局面?面临接连下调的预定利率,寿险公司又将如何应对?

多位高管接连离职

7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身兼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审计责任人在内多个职务的张林,已经不在横琴人寿的高管名单之列。

总部注册地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横琴人寿,于2016年12月正式开业。该公司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主要股东有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

2019年6月,张林加入横琴人寿,任行政总监,此前曾任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总经理、互动业务部总经理。

人事变动层面,过去一年,横琴人寿将帅齐换。具体来看,该公司2024年4月召开重要会议,第一任董事长兰亚东宣布正式退休,钱仲华被提名为董事长候选人,7月获得监管批复。在更早的1月,凌立波获批担任该公司总经理。同年2月,横琴人寿公告称,凌立波任职总经理自2024年2月4日起生效。

高管团队“换血”,并未停歇。去年至今,横琴人寿多位核心高管相继离任。从数量上来看,横琴人寿高管团队从今年年初的8人缩减至目前的5人。值得注意的是,离职高管多为公司“元老级”人物。比如,已离职的李学成自2017年9月起加入横琴人寿,曾任横琴人寿风险管理部/法务合规部、风控合规中心总经理。横琴人寿已离职的李佗,离任前曾任该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其于2019年加入横琴人寿。于2016年8月加入横琴人寿筹备组的王立川,自2022年7月起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其已于去年离职。

对于高管变动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致函横琴人寿采访,截至发稿,该公司未进行回复。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公司需要尽快启动补位程序,并对关键岗位建立AB角或外部顾问机制,以降低治理真空风险。进一步如关键岗位出现空缺或一人兼数职,专业制衡减弱,易形成决策盲区;新任董事长到位一年,已有多位核心高管离职,战略衔接与落地节奏容易被打乱;此外,频繁人事变动可能也会向渠道、客户传递负面信号。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高管团队人员减少的情况来看,这不仅是管理结构的调整,更是组织稳定性面临挑战的体现。保险行业高度依赖信任与长期主义,一家公司的高管层如果频繁变动,很容易削弱组织的战略连续性和市场信心。对于一家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的中小险企而言,高管团队的稳定不仅是组织运转的基础,更是对外释放信心的核心标识。

一季度亏损超3亿元

人事动荡之外,横琴人寿的经营数据更显严峻。

2025年一季度,横琴人寿净亏损3.57亿元。自2017年至2024年期间,该公司净利润起伏不定,多数年份处于亏损状态。具体来看,2017年,该公司净亏损为 0.82亿元;2018年和2019年,该公司亏损金额均超2亿元,分别为2.46亿元和2.41亿元。2020年和2021年,该公司实现盈利,分别为0.59亿元和0.11亿元。

2022年,该公司再度陷入亏损,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中,该公司分别亏损1.79亿元、7.72亿元和5.64亿元,累计净亏损达15.15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横琴人寿的亏损困境,折射出中小险企转型的共性难题。产品结构上,该公司长期依赖增额终身寿险等传统储蓄型产品,分红险、健康险等高价值业务占比不足。

作为一家寿险公司,横琴人寿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等。近年来,储蓄理财类产品持续占据着该公司保费收入前五位的榜单。以2024年为例,该公司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分别包括了4款增额终身寿险、1款两全型保险(分红型)。

欲提升盈利能力,离不开找寻结构优化等路径。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表示,一是可以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对短期高成本业务的依赖,向保障型、长期型产品过渡;二是可以加强精算和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利差、死差和费差的精细化运营;三是通过数字化改革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渠道和展业成本。

对于寿险公司而言,不可忽视的一大变化为预定利率接连下调。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较上季度的2.13%再次下探14个基点。按照目前预定利率的动态调整规则,将触发上限调整机制。市场普遍预期传统险和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上限将分别有所下调。

有资深精算师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预定利率下调在短期内可促进销售积极性,从长期来看保险业可提高盈利能力,缓解利差损风险,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销售。寿险公司在去年的产品切换基础上有了经验,有下调预期并储备新产品,在8月这个窗口期需要关注产品切换节奏,严控“炒停售”等违法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