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微信公众号“广州市人民公园”7月28日消息,当前,广州持续高温和湿热的天气为蚊媒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以下简称“两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广州市人民公园管理中心迅速响应省、市及主管单位部署,针对人民公园、广州兰圃及海珠广场三大园区“植被茂密、人流量大、积水易滋生蚊虫”的特点,以“源头防控、科学消杀、全员参与”为核心,多措并举开展“两热”防控专项行动。
消息称,7月27日下午,管理中心购买1000尾“灭蚊鱼”,针对性地投放至广州兰圃园区水体、溪流等区域,利用其捕食蚊子幼虫的习性,辅助控制水体中蚊虫滋生。管理中心计划继续投放5000尾“灭蚊鱼”,定期监测投放“灭蚊鱼”后水体中蚊虫幼虫密度及“灭蚊鱼”存活状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补充投放,形成生态防蚊的长效机制。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养鱼防蚊”是一种蚊虫生物防治方式,鱼类中不乏食蚊“能手”。资料显示,全世界可以吞食蚊子幼虫的鱼类不下100种。日前,为防蚊灭蚊防控基孔肯雅热疫情,佛山市禅城区在当地公园投放数千条“灭蚊鱼”。
报道显示,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张华斌说,7月23日、24日,该局工作人员在禅城区的亚洲艺术公园人工湖部分水域累计投放4200尾鱼苗,其中鲢鱼4000尾、拉利毛足鲈200尾。另外,24日当天还在佛山中山公园的人工湖投放了1000尾土鲮鱼的鱼苗。
张华斌表示,此次是当地第一次尝试这种防蚊方式,旨在降低蚊虫孳生密度,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他说:“人工湖相对封闭,水体流动性不强,鱼苗以蚊卵和蚊子幼虫为食,有助于消灭水体中的蚊卵和蚊子幼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