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货日报
上周,商品市场掀起“涨停潮”时,期货表现相对平稳。本周市场情绪降温后,甲醇期货价格大幅下跌,7月28日主力合约下跌近4%,昨日下跌0.33%。
广发期货能化分析师苗扬表示,在工业品价格整体上涨的背景下,甲醇期货表现相对较弱,看多情绪降温后,市场将回归基本面交易。
融达期货分析师彭杰斌也认为,在当前宏观情绪主导的行情中,甲醇期货价格走势多为被动跟进,其自身基本面缺乏强劲的上行驱动。具体来看,港口累库预期强、内地供应增加等因素使其在市场情绪退潮的过程中受到冲击。
“上周甲醇期货未强势上行,核心原因是偏弱的基本面抵消了宏观利多情绪。”苗扬表示,供应方面,国内开工率维持高位,叠加进口增长预期,导致港口累库压力较大。需求方面,传统下游进入淡季,甲醛开工率仅27.96%,且MTO装置负荷不足,兴兴、诚志等企业开工率偏低,对甲醇的采购意愿较弱。
在苗扬看来,本周甲醇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市场情绪反转,但根本驱动力仍是基本面边际走弱。
宏观层面,“反内卷”政策预期降温,工业品期货价格全线下跌。甲醇作为能化品种,受煤炭价格拖累及自身供需矛盾加剧影响,期货价格大幅下跌。
苗扬进一步表示,当前甲醇基本面呈现“三高”的特点:一是供应弹性高,煤制甲醇利润较高提升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先进产能占比提升;二是需求偏弱,需求占比超60%的传统下游深陷亏损泥潭,绿色需求渗透率不足3%;三是库存高企,港口库存同比增长22%。
目前,甲醇产业面临的压力除了国内产量较高以外,进口到港也较为集中。中东地缘冲突降温后伊朗出口恢复,7月末进口量可能增至38.17万吨;而下游MTO、甲醛等行业利润低迷,需求增量无法匹配供给增量。
彭杰斌表示,目前甲醇市场仍处于“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博弈中:一方面,宏观政策提振需求预期;另一方面,当前处于传统淡季,市场需求疲软,港口进入加速累库状态。目前甲醇供应增量大于需求增量,市场供需转向宽松。
在彭杰斌看来,国际供应稳中有升,国内进口量回升,源源不断的海外货源将持续冲击沿海甲醇市场。从国内市场来看,7月底至8月上旬,前期进行检修的内地多套甲醇装置计划陆续重启,内地甲醇开工率将迎来一波显著反弹。需求端,市场的主要关注点在近期西北地区部分MTO装置外采需求的持续性。
展望后市,苗扬认为,受供需结构、库存变化及外部宏观变量的影响,甲醇预计呈现短期偏弱震荡、中期反弹的格局。“短期来看,供应压力边际增加,需求端持续疲软,港口累库趋势未改,价格面临回调压力。中期来看,随着9月传统需求旺季临近,叠加潜在检修增加及进口不确定性,基本面或逐步改善,价格重心有望上移。”他建议,后续需要跟踪进口到货节奏、下游烯烃装置恢复进度等情况。
齐盛期货分析师蔡英超表示,当前甲醇需求有所下滑,下游厂家也会在雨季集中进行检修,这段时间的供需矛盾并不大。同时,港口地区开始累库,市场需要在此期间囤积一定货物,备战“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
蔡英超认为,目前甲醇下游超6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需要关注这一情况的影响。此外,宏观及外部因素也需要持续关注,甲醇基本面短期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