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8 日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上个月持续 12 天的以伊冲突中,美国消耗了约四分之一的 " 萨德 "(THAAD)拦截弹库存以应对伊朗袭击,这种远超生产速度的消耗率,暴露了美国导弹供应缺口。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军发射约 150 枚 " 萨德 " 拦截弹以应对伊朗弹道导弹袭击,占美国先进防空系统库存的相当大一部分。根据此前发布的公开消息,美军最初被推估仅发射 60 至 80 枚拦截弹,但实际情况已经翻倍。

" 萨德 " 反导系统正在发射(资料图)
25 日,美国前副防长斯蒂芬 · 布莱恩(Stephen Bryen)引用美国智库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国及其盟友目前在应对导弹饱和攻击方面准备严重不足,包括 " 萨德 " 在内的防空系统,在成本、库存和弹药补给方面存在局限。
早在这之前的 17 日,前五角大楼高级顾问、退役美国陆军上校道格拉斯 · 麦格雷戈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美国用于防御和进攻的导弹库存告急,仅够维持 " 约 8 天 " 的军事行动需要。
对于相关说法,美国国防部仍坚称,美军 " 处于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水平,拥有在全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执行任何任务所需的一切 "。出于安全考虑,一名美国防官员拒绝提供有关 " 萨德 " 反导系统库存的信息,但表示国防部 " 仍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 "。
10 天之内,接连 3 波 " 局内人 " 公开放风 " 萨德 " 库存告急,即便五角大楼 " 故作镇定 ",但显然情况不容乐观,美国在中东等地区的防御能力以及战略威慑力面临被削弱的局面。

" 萨德 " 反导系统(资料图)
" 萨德 " 是 "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缩写 "THAAD" 的音译,即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的意思。" 萨德 " 是美国为应对弹道导弹威胁而研发的先进反导系统,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冷战末期对导弹防御的需求。上个世纪 90 年代,美国军方正式启动 " 萨德 " 项目,由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主导开发,旨在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该系统于 2008 年首次部署测试成功,填补了 " 爱国者 " 系统与更高空防御系统之间的空白。

部署在以色列的 " 萨德 " 发导系统(资料图)
历年来," 萨德 " 在多个战略区域的部署,被外界视作是美国遏制对手的战略手段,以及维护 " 亚太霸权 " 的重要工具。由于 " 萨德 " 系统高度模块化,可快速部署至热点地区。截至 2025 年,美国在本土的关岛和夏威夷、韩国、日本、中东等地部署了多个 " 萨德 " 连,每个连通常包括 6-9 个发射车、雷达系统及指挥控制单元。其中,有 2 个 " 萨德 " 连就部署在以色列。特约评论员石宏接受直新闻采访时指出,从部署情况能够看出," 萨德 " 系统主要是起心理安慰作用,真正用来实施反导作战还远远不够。
英国媒体近日披露,美国在以色列的 " 萨德 " 拦截弹库存因 6 月的以伊冲突消耗严重后,曾向包括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在内的多个国家请求调拨部分库存,以支持以色列的防空需求,其中利雅得方面给予了明确拒绝。
熟悉相关情况的美国官员坦言," 在战争期间,我们需要盟友的支持。当这不起作用时,我们会尝试进行交易 "。2017 年,沙特与美国达成了一项价值 150 亿美元的军售协议,购买了 44 台 " 萨德 " 发射架和 360 枚拦截导弹。
被西方军事界和媒体普遍誉为 " 全球最先进的高空末端反导系统 " 的 " 萨德 ",主要是基于 " 命中即毁 "(hit-to-kill)的技术,通过高精度拦截弹在弹道导弹的末段飞行阶段直接撞击目标,依靠动能摧毁导弹,无需传统爆炸弹头。其核心组件包括 AN/TPY-2 X 波段雷达、拦截弹、发射车及指挥控制系统。雷达首先探测和跟踪来袭导弹,实时计算其轨迹并将数据传输至指挥系统;随后,拦截弹在精确制导下发射,利用红外导引头锁定目标,以约 8 马赫的高超音速进行拦截。

" 萨德 " 拦截弹(资料图)
从 " 萨德 " 的工作原理不难看出,其最有价值的 " 消耗品 " 就是造价为 127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9115 万元)一枚的拦截弹。一方面," 萨德 " 反导系统中这一重要的组件消耗量巨大,与此同时它还面临着显著的产能瓶颈,这一情况在上述 " 知情人 " 的表态中暴露无遗。直新闻特约评论员石宏介绍,在过去 20 年时间里,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的 " 萨德 " 导弹平均年产量在 50 枚以内,2024 财年只生产了 11 枚,2025 财年的年产量为 12 枚,2026 财年的年产量计划为 32 枚。
石宏分析,尽管 " 萨德 " 的库存捉襟见肘,但在使用上,美国不会因为 " 萨德 " 导弹数量明显减少而发生多大变化。也就是说,如果以色列再遭到较大规模的弹道导弹攻击,美国还是会用 " 萨德 " 导弹去帮助以色列拦截。与此同时,美国仍将继续在亚太、中东地区以及美国本土部署 " 萨德 " 系统,以保护美军海外基地、盟友的要害目标和美国本土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解决库存告急的问题,美国的唯一选择就是增产。但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 " 萨德 " 拦截弹的生产依赖复杂的供应链,包括高精度组件如固体火箭助推器、红外导引头和动能杀伤器等,这些部件的生产涉及多家供应商。供应链中断、原材料短缺以及技术工人不足等问题都将导致增产计划进展缓慢。
此外," 萨德 " 系统需与 " 爱国者 "" 宙斯盾 " 等系统协同作战,对其火控系统和雷达的软件升级要求极高,这也增加了生产和集成的复杂性。石宏指出," 之所以‘萨德’产量如此之低,主要是因为美国制造业整体拉胯,生产‘萨德’导弹的供应链始终不畅 "。
2025 年,美国导弹防御局(MDA)虽计划交付第 8 套 " 萨德 " 发射车,但生产进度依然滞后于需求,难以应对多区域同时部署的压力。石宏分析,这一现状反映出的其实是美国制造业当下的困境," 美国今天的政治生态是两党内斗激烈,无法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连续、稳定的政策,更谈不上大规模的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因此,美国想解决‘萨德’导弹的库存不足问题,基本没戏 "。
值得注意的是," 萨德 " 仅仅只是美国武器库存告急的其中一个方面。其他诸如 SM-3 舰载拦截弹、" 爱国者 " 导弹、" 标枪 " 反坦克导弹、" 毒刺 " 导弹、战斧巡航导弹以及 155mm 炮弹等关键武器库存都因为 " 支持 " 乌克兰、以色列及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而显着减少,恢复库存的时间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
热衷于充当 " 世界警察 " 的美国,也是时候该掂量掂量自己的这点家底,三思而后行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