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搏击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跨岛发展!厦门同安,正在崛起新增长极

adminddos 2025-07-31 11:36:21 1 抢沙发
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搏击武术散打(报名咨询)1891-5555-567:-跨岛发展!厦门同安,正在崛起新增长极摘要: ...

“十四五”收官之年,这些地方正在交出“硬核答卷”。

近日,厦门市同安区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批零业销售额等6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市第一梯队,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为“十四五”收官打下良好基础。

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是持续推进“产业提质、创新赋能、生态筑基、文化焕彩”联动发展路径的结果,更是坚持贯彻落实《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厦门15年战略规划”)、跨岛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

作为“跨岛发展”的主区域、主战场、主引擎,过去40年来,同安完成从千年古县到市辖区再到厦漳泉都市圈一体化桥头堡的跨越,实现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科创大区的跃升,正在挑起“厦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

三谷之创谷    本文图片均为 夏海滨 摄

01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同安做对了什么?

2024年,同安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800亿元台阶,过去10年连跨6个百亿级台阶,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成功跻身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

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背后,工业尤其是高新产业堪称最大增长引擎。今年上半年,同安区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9%,新能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链实现两位数增长,锂离子电池、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7.6%和61.7%。

将时间周期拉长,过去10年,同安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不足500亿元飙升到1500亿元以上,以新能源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制造、家居智能、食品轻工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正朝着千亿级大步迈进。

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新能源产业。当前,同安区汇聚18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业矩阵,产值每年以100亿元的速度飞速跃升,成为厦门竞逐万亿级新能源赛道的重要一环。

海辰锂电园区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崛起成势,未来产业初露峥嵘,同安正在成长为不折不扣的工业强区,在厦门乃至福建的制造版图上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为厦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岛外”力量。

遥想改革开放之初,同安只是一座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仅有一家糖厂、一家榨油厂、一家农械厂、一家陶瓷厂。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银城啤酒厂投产开业,同安正式拉开工业化的大幕。几年过后,当地工业总产值就首度超过农业总产值,基本脱掉了一千多年的“农业县”帽子,昂首跨入“工业县”大门,工业化、城市化同步迈进,为1997年撤县设区奠定基础。

从县域到城区,凭借对外开放前沿的地缘优势,借助“跨岛发展”的历史机遇,同安顺势提出“工业立区”的发展战略,以食品饮料产业为切口,迅速建立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家居、食品轻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安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赛道,从“工业立区”迈向“工业强区”战略,朝着现代化强区迈进。

从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的传统工业,到利用政策赋能、发挥创新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从银城啤酒厂的“种子”到工业强区的“参天大树”,同安区的产业升级之路,正是对厦门15年战略规划精神的积极实践。

早在1980年代,战略规划突出强调“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位置”,颇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用高技术改造整个传统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并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开发、新材料作为优先发展产业,将电子、纺织、机械等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时间给了规划以高质量的检验。同安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的崛起之路,正是厦门深入贯彻15年战略规划的重要缩影,也是厦门从海防小城跃升为先进制造强市的秘诀之一。

02

跨岛发展,同安何以担起“主引擎”?

过去说起厦门,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厦门岛和鼓浪屿,“宁要岛内一张床,不要岛外一间房”的说法广为流传。如今每一个初到厦门的人,无不感受到岛外一座座新城、一片片高新园区的拔地而起,岛内岛外正在融为一体,一个“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立体厦门呼之欲出。

这一切要追溯到40年前的“厦门15年战略规划”,岛内外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发轫于此,并在2002年升格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重大战略,厦门由此开启从“一环数片、众星拱月”城市格局到“一屏一湾十廊多组团”城市框架的重大变迁,为城市发展开辟新天地、打开新空间。

作为厦门最大的市辖区和闽三角的几何中心,同安从一开始就肩负起“跨岛发展”的重任。如果说1997年的撤县设区标志着城市功能的初步形成,2005年开启的“工业立区”战略掀起产业升级的时代浪潮,近年来先后启动的同安滨海新城、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建设,进一步带动城市综合能级的再跃升。

在一座座跨海大桥、一条条地铁城轨等硬联通之下,同安与厦门本岛的海湾早已变成通途。随着众多高新园区、商业中心、大型小区的落成,同安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岛外郊县,而是不折不扣的现代化城区,“同安很近、同安很新、同安很好”的说法不胫而走。

古城钟楼商圈

最新获批的《厦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环厦门湾要重点增强岛外新城综合承载力,推动产城融合和人口集聚”,其中与同安区直接相关的两大新城——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双双被点名。

与一般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不同,也与部分以大型住区为主的居住新城不同,同安的两大新城从一开始就以不低于岛内的标准为要求,聚焦于“产城人深度融合”,将人口、产业和城市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协同推进,在培育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以产兴城、以产聚人,宜居更要宜业,在承接“跨城发展”相关功能的同时,为厦门打造新的增长极。

两大新城,正在成长为厦门最亮眼的新兴城区,无数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

同安滨海新城以“打造‘两高两化’的典范新区、创新创业的科学之城、宜居宜业的浪漫湾区”定位,目前高效统筹66个在建项目和前期项目,总投资约200.28亿元。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则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厦门高端制造集聚区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

人口流动,最能直观展现“跨岛发展”的方向。2003年至今,厦门常住人口从245万增加到535万,新增人口的80%以上都来自于岛外,岛外人口占比从不足一半提高到60%以上。其中,同安区常住人口从30多万人增加到近90万人,占厦门全市人口的比重从12%增加到16.7%,仅同安滨海新城就吸引20万人在此安居乐业,堪称人口磁吸力最强的城区之一。

根据《厦门市同安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到2035年,规划全区常住人口130-145万人,相比目前增长4成左右。这背后的底气,既来自于“跨城发展”战略的长期推进,也与工业大区、科创强区的产业支撑密不可分,更与“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息息相关。

从“城在海上”到“海在城中”,厦门的“跨岛发展”战略正在提质升级,在“跨”出本岛的基础上,“跨”出厦门、“跨”出区域、“跨”出海峡、“跨”出海洋,这正是同安区的战略机遇期。

东西溪银湖大桥

03

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时期,同安将向何处去?

在近日召开的主题发布会上,同安区有关负责人描绘出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持续深化“产业提质、创新赋能、生态筑基、文化焕彩”联动发展路径;培育形成若干条千亿级产业链、一批超百亿元新兴产业链。

当前,同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站上800亿大关,按照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速,未来5年,同安区有望迈过千亿GDP大关,跻身千亿城区之列,为厦门晋级万亿GDP俱乐部贡献一己之力。

厦门时代园区

面向未来,同安区有哪些重要抓手?

一方面,大平台引领大发展。“跨岛发展”需要大平台作为载体,作为岛外重镇,同安既有古今交融的同安古城、科创田园的西湖片区,也有三谷汇聚的滨海新城、产业集聚的同翔高新城,为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规划,同安滨海新城聚焦于科技创新,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立足于现代产业,同安古城以历史文化街区为特色,西湖片区借助城市更新打造“15分钟宜居圈”……这些大平台的存在,助力同安形成新智造、新金融、新文旅、新消费“四新”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另一方面,科技强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强。无论是打造千亿级产业链还是培育百亿级新兴产业链条,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而科技创新尤其需要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基础,厦门科学城核心片区落户同安,为其注入强劲动能。

借助厦门科学城的集聚效应,同安区累计吸引和打造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创平台142个,累计培育新型研发机构7家,R&D投入强度和有效发明专利均位居全市前列。

随着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院、蓝威可靠性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项目在落地生根,众多创新成果蓄势待发,同安正在成为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来厦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未来,同安区将以厦门科学城为引擎,加速高能级平台和人才集聚,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创新创业孵化能力。

从古厝石阶到高楼林立,从乡间田野到科创沃土,从岛外县城到新兴城区,同安以厦门15年战略规划为指引,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在跨岛发展战略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