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台风天风大雨大,但逸夫舞台这一晚依然人气爆棚,观众顶风冒雨而来,其中不乏外地包车赶来的粉丝。上海越剧院“第十代”青年演员王婉娜专场演出“新·生”就这样在7月30日拉开大幕。这是上越这一代青年演员的首个个人专场。
刚刚在综艺节目《越动青春》中夺得冠军的徐派小生王婉娜,成为了此次系列专场中“打头阵”的演员。在她之后,赵心瑜个人专场“瑜·见”和俞果个人专场“我非蝴蝶”也分别将在8月、9月登场。

王婉娜是同辈演员中备受瞩目的新星。“新·生”更是她18年艺术生涯的第一个专场。这一晚,她以4折剧目展示了自己4个舞台形象。更难得的是,5位越剧戏曲界重量级嘉宾来到现场,为这位新人助阵。

汪秀月、赵志刚、王志萍、钱惠丽、田蔓莎等艺术家现场助阵
汪秀月、赵志刚、王志萍、钱惠丽,作为王婉娜从艺道路上的恩师和引路人,几位越剧表演艺术家不仅到场,还各自演唱了拿手唱段,现场气氛火热。而王婉娜大学期间的创作课老师、川剧表演艺术家田蔓莎还特地飞到上海,赶来现场为之助阵。
谢幕时,王婉娜拉着和她同台的小伙伴一起登台谢幕,鞠躬致谢。对于5位艺术生涯上相伴成长的老师,她如同小女孩一般牵着他们的手上台,拥抱感恩。观众们则蜂拥在台前,见证这感人动人的一幕。

王婉娜和恩师钱惠丽拥抱
专场的第一折戏就是《北地王·哭祖庙》。这是从一张白纸入校,王婉娜的第一出开蒙戏,也是她踏上越剧道路的第一步。这出唱作并做的徐派戏,也被徐派宗师徐玉兰认为最适合给学生打基础的戏。在现场,为王婉娜开蒙的徐派名家汪秀月回忆说,“回想18年前,娜娜还是个只会唱歌、跳舞的‘宁波小娘’,是我们组里基础最差、学习进度最慢,但却是最肯吃苦的那个。一路走来,她勤奋和热爱,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王婉娜和老师汪秀月
在第二折戏《啼笑因缘·约会》中,王婉娜挑战了对于女小生难度颇高的现代戏和民国题材。演出前,时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的田蔓莎教授也特地冒着风雨赶到上海,她和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站在一起,一起回顾了王婉娜的艺术成长。

田蔓莎和赵志刚一起回顾王婉娜艺术成长
田蔓莎回忆,作为越剧历史上第一批十年一贯本科生,上海戏剧学院为他们特地开设“角色创作”课,4年的课堂上,田蔓莎把自己很多艺术创作的心得经验教给了王婉娜和她的同学们。在毕业大戏中,王婉娜饰演8号陪审员角色,这是她第一次尝试饰演现代男性。并因此获得第二十八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新人主角奖。“在没有服装、水袖、高靴的帮助下,一开始非常不适应,困难真不小。但是,婉娜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最后成功塑造了现代戏中的角色。”
同样一直致力于艺术创新的赵志刚,在《越动青春》中是王婉娜的导师。他表示自己十分欣赏王婉娜在舞台上的灵气。“婉娜是非常好学和有思考的孩子,她不仅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而且会主动出击迎接困难。我还记得在《越动青春》第二轮复赛中,她提出想要复排《北地王》‘杀宫’一折,在只有徐王两位老师唱腔录音的情况下,她们只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居然把这台戏重现在台上,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作为导师我真的很欣赏她的这股冲劲儿。”

王志萍现场演唱《艺术魂》

钱惠丽现场读信
而作为王婉娜艺术上的授业恩师,徐派小生名家钱惠丽不仅亲授了《啼笑因缘》,还把自己新创的角色、《甄嬛》中皇帝一角也传授给她。现场,钱惠丽读了一封情深意挚的信,她寄语爱徒,“作为老师,我见证了你从青涩学艺到今日独当一面的成长,我深感欣慰。我想对你说:你确实很棒,但更重要的是,希望你一直努力,能变得更棒,不仅是为了掌声,更是为了那一份初心。超越别人固然重要,而超越昨天的自己更重要。”

王婉娜、李旭丹演出《甄嬛传》
在专场最后一个节目、原创小戏《关汉卿》中,王婉娜展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想法和能力。多年来,她演过很多传统戏。但不断地积累学习中,也慢慢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两年前,她曾入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项目,策划、创作了越剧影像剧场《微神/Vision》。而《关汉卿》,是又一次艺术上的新尝试。

王婉娜演出《关汉卿》
演出最后,王婉娜独自上台,激动地表示,自己18年来心里想过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幸运和感恩,“很幸运我能成为一名越剧演员,很感恩我能在越剧艺术中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很难想象18年前那个对越剧一无所知的小女孩,今天居然能站在这里举办她的个人专场。在百年越剧的舞台上,18岁艺龄的我还是个新生;18年的历练,今天的我又像一次新生,这次专场是起点,也是开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