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体能训练(报名咨询)1891-5555-567:-夜读|想念老家窑洞的清凉

adminddos 2025-08-05 21:19:10 1 抢沙发
苏州少儿武术搏击(报名咨询)1891-5555-567::苏州少儿体能训练(报名咨询)1891-5555-567:-夜读|想念老家窑洞的清凉摘要: ...

陕北的窑洞多依山而建,清爽宜人。

这个夏天很热,让我想起老家窑洞的清凉。

我的老家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大山深处,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人在自家院子里喊一声,全村的人能听见。老家的人都住在窑洞里,我家也不例外。说起我家的窑洞,还有一段故事。

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家里没有窑洞,借住在别人家,虽然不要房租,但没有自己的家让母亲耿耿于怀。她常说猪狗都有自己的窝,可她竟然没有。母亲说这几句话的时候,父亲低了头默不作声,好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窑洞,我的外公外婆当初是坚决反对父母亲的婚事的。要不是母亲死心塌地地看上了父亲,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

有一天,母亲再次念叨自己没有窝时,父亲一言不发扛起铁锹走了出去。母亲撵出去问父亲干什么,父亲闷声闷气地说给母亲修窑洞。母亲以为父亲大白天说梦话,因为她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人可以修窑洞。其实父亲何尝不想请匠人,奈何家穷,请不起人。父亲一个人修窑洞,实在是无奈之举。

母亲骂父亲是脑子坏掉了,父亲不理会,一有空闲就默默在村头一个向阳的地方挖啊挖。慢慢地,母亲也加入了父亲的队伍。两个人累了休息,一起憧憬美好未来,商量窑洞建成后,在哪里放什么东西,摆什么家具,院子里哪个地方修个牛圈,哪个地方垒个鸡窝。

时间慢慢过去,父亲修的窑洞初具雏形。村里人由刚开始的看笑话,逐渐变为对父亲的佩服。好多人只要有时间,也会来帮父亲修窑洞。

我家一共修了三孔窑洞,又大又宽敞。窑洞落成的那天,许多人来庆贺,我家自酿的老玉米酒喝了一碗又一碗。最高兴当然是父亲,他喝得脸红通通的,口齿已经不清了,还在劝人喝酒。最后他结结巴巴说,俺!俺!俺高兴,俺也有自己的家了……然后软软地倒在地上,醉得不省人事。

窑洞多依山而建,厚重的黄土层阻隔了外面的热源,所以无论外面多热,一走进窑洞,立刻清爽宜人。这种凉是自然的凉,给人的感觉是舒服的,不像空调的凉,带着寒气。

窑洞里睡觉休息的地方是土炕。除了炕沿是一块长条木头,其余部分全由泥土构成。土炕上铺着炕席,炕席一般用高粱秸皮编织,也有个别人家用芦苇编织,芦苇编织的比较贵,一般人家买不起。我家的炕席就是高粱秸的。

土炕和灶台相连,烧火做饭时,会将土炕烧热,起到取暖作用。夏天,陕北人家做饭一般都不在家里,而是在院子里搭一个简易灶台,目的是保持窑洞里面的清凉。晚上睡在窑洞的土炕上,不热不凉,恰到好处的温度让人一觉睡到大天亮。

夏日炎炎,窑洞的凉爽,让蔬菜可以放几天都不坏,剩菜剩饭也不会变质。小孩子最喜欢跑回窑洞,从水缸里捞出水灵灵的西瓜,一刀下去,咔嚓一声,露出鲜红多汁的瓜瓤,拿一块塞进嘴里,冰爽、甘甜,那才叫美,那才叫爽。

土炕还是陕北人待客的地方。家里来客人了,好客的主人会赶紧让上炕,拿出好吃的东西放到土炕上,让客人品尝。白天从地里干活累了,回到家里,脱了上衣,赤裸着上身躺在土炕上,炕席的清凉与人亲密接触,非常舒服。那炕席时间久了就包浆了,竟然泛出润润的温柔的光泽来。

土炕是由一块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土坯搭建的,搭建土炕时,先将长方形的土坯按一定的间距摆放成“八”字形。“八”字大的一头,要对准炕梢那面墙上的烟道,才能保证排烟顺畅。摆好后,再用正方形的稍微大一点土坯覆盖在长方形的土坯上,之后用泥抹平,炕就大功告成了。

搭完炕后,要试烧。炕好不好,烧火后才知道。如果排烟不顺畅,就要将炕扒开,重新搭。好在父亲心灵手巧,他搭的炕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

不光窑洞里凉爽,院子里也非常舒适。陕北的窑洞一般修建在半山腰,整天都有自然风吹着。人们喜欢在院子里栽一些果树,树下既可以乘凉,果子成熟了便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农家小院,还有一方绿色盎然的菜园,还有鸡,有鸭,有卧在大门口懒洋洋的狗,有牛圈里不停咀嚼的老牛。这是一个烟火气升腾的地方。

窑洞,对老一辈人来说,是生存的智慧,一凿一挖都是汗水与土地的对话;对离开故土的人而言,它是乡愁的锚点,梦里总会响起窑洞门轴吱呀声,灶膛里噼里啪啦的柴火声,还有长辈倚在窑洞口盼儿归家的目光。它不华丽,却盛满了让人踏实的烟火气。那份与土地相连的安稳,大概就是窑洞最动人的情怀吧!

如果有空,我一定回到老家,在窑洞的炕上美美地睡一觉。我相信,梦中老家的炊烟依旧可亲可爱!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