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上海体育馆迎来了它的50岁生日。在这座伴随上海市民成长,被爱称为“万体馆”的场馆里,有无数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的精彩时刻铭刻在人们心中。
近日,上海体育馆提供了一组票根,里面既有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中国的“四大天王”,也有那些记忆犹新的重磅世界级比赛。我们整理了一些网友晒出的有万体馆元素的旧照旧物,一起来看看有没有属于你的青春记忆吧。
我在万体馆前留影

集体照,拍摄日期不详。
作为一座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万体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徐家汇地区的重要地标建筑,许多来上海出差旅游的朋友,包括市民在来到此地时都会留下一张纪念照片。

一位军人在上海体育馆前拍照留念,拍摄日期不详。

好友在万体馆外留影,拍摄日期不详。

男子在万体馆门前留影,拍摄日期不详。

一个小女孩在万体馆外拍照留念,拍摄日期不详。
50年前的旧票根
纸质票已经慢慢淡出历史。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万体馆成了城市的沸点。排长队排到零陵路马路边是常事。“万体馆看比赛去!” “今朝有费翔演唱会!” 一张票子,足以让人翘首以盼好几个月,又反复回味几个月。体育大赛的呐喊震耳欲聋,歌星演唱会的旋律响彻云霄。虽然票子和座椅在今天看来都十分简陋,但人声鼎沸的场子里却承载着最纯粹的快乐与激动。
这张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万体馆旧票根展示了入场地点和座位号。从其背面能依稀辨别出当时壹角伍分的票价,以及开场时间1976年11月25日6时30分。但具体观看了什么体育比赛或者文艺演出,暂不知晓。

1976年,上海体育馆票根正反面。
“有件事迫使我停笔并马上离开家。出了什么事了吗?不!小余同志亲自送来两张。”一本晒在网络平台上的日记本里行文至此,并贴上了一对万体馆门票,日记本主人还记录了一段关于1976年参观上海体育馆的往事。

贴有万体馆票根的日记本。
这些小小的票根定格了青春岁月里最闪亮的夜晚。它们大多已经褶皱发黄,但那份揣着它、挤着公交、奔向万体馆的雀跃心情或许依旧鲜活。

1984年9月26日晚在上海体育馆举行的上海中日青年友好联欢大会的请柬和票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万体馆票根。
体育比赛
1976年9月,万体馆举办了建成后的首场赛事——上海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小球推动大球。中国打开了大门,与世界有了更多交流。1985年的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1993年的东亚运动会、1995、1996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2004年的首场NBA中国赛以及多届斯诺克大师赛……
1993年5月9日,第一届东亚运动会期间,在万体馆举行了体操等比赛。5月18日,闭幕式在万体馆举行。这届运动会吸引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1283名选手参赛,中国代表团以105枚金牌位列奖牌榜首位。

1993年5月12日,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上海体育馆1号看台门票。
1993年,ATP北京沙龙公开赛成为首个在中国举办的职业比赛。这张是当时在万体馆举行的网球比赛入场券。门票上印着1989年法网男单冠军得主、华裔名将张德培,他包揽了1993至1995年连续三届赛事的男单冠军。

1993年沙龙网球挑战赛门票。
这两张票根是199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门票。比赛时间为9月16日中国 VS 美国和9月17日中国 VS 古巴。

199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门票。
1994年起,万体馆连续三年承办了世界女子排球大奖赛总决赛。这是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海总决赛门票,门票上印有当时中国女排主攻手孙玥(11号)。

1996年9月27日和9月29日,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海总决赛门票。
这是2000年5月2日举行的第五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开幕式入场券,票价20元。

第五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入场券。
2000年6月30日,亚洲职业篮球联赛在万体馆举行。这是当时美国NBA大使队 VS 韩国国家队的比赛入场券,票价10元。

2000年亚洲职业篮球联赛门票。
2001年NBA星光大赛入场券赠票。入场券上开始出现赞助商品牌标识。

2001年NBA星光大赛门票赠票。
2004年6月10日,2004日本大相扑中国公演上海赛区的表演在上海体育馆落下帷幕。日本职业相扑运动员白鹏在总决赛中战胜首日冠军、横纲朝青龙夺冠。

2004大相扑中国公演门票。
2005年第48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包揽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全部五个单项冠军,实现金牌破百壮举。本届世乒赛吸引了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参加,规模创历届新高。

第48届世乒赛门票。
2007年起,上海体育馆开始承办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中国选手丁俊晖分别于2013年、2016年在万体馆夺冠。
2007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于8月6日至12日在上海体育馆举行,是07-08赛季世界职业斯诺克巡回赛揭幕战。由上汽荣威冠名赞助,包含世界排名前16名选手在内的40名球员参赛。多米尼克·戴尔以黑马姿态从资格赛突围,决赛中连扳8局逆转瑞恩·戴夺冠。

2007斯诺克上海大师赛门票。
文艺演出
众多歌手选择在万体馆举办他们的个人演唱会。
1980年3月,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在万体馆举办独唱音乐会,1.7万张票不到3个小时一售而空;1989年,费翔在全国12个城市举办了65场演唱会,巡回演唱会第二站上海,费翔选择了万体馆。他是首个在大陆举办全国巡演的歌手;1993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我国的西方音乐团体费城交响乐团再次访华,在万体馆奏响了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的《梯尔的恶作剧》以及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1999年,万体馆改建之后转身为上海大舞台,具备了剧场演出和体育比赛双重功能。
看到这些演唱会门票,仿佛瞬间被拉回了那个热浪滚滚、心跳如鼓的青春现场。

1993年刘德华演唱会。

1993年黎明演唱会。

1994年张学友演唱会。

2000年郭富城演唱会。

1996百年奥运文艺晚会。

1997金鹰奖颁奖典礼。

1999年国庆50周年文艺晚会。
那些小小的纸片,哪里仅仅是入场凭证?它们是我们青春岁月里最闪亮的勋章,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密钥。
如今,作为上海地标再度翻新的上海体育馆,继续燃动着人们的文体热情。
本文图片 上海体育馆、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