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披露对交易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揭开其向控股股东上海哈茂定向增发募资8.4亿元的重重争议。本次发行定价11.70元/股,较控制权变更时老股转让价折价15%(上海哈茂此前受让老股价13.76元/股),且未设置业绩补偿条款,引发中小股东权益保障质疑。
上交所紧急下发问询函,聚焦定价公平性、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等核心问题。
更复杂的风险在于控制权可逆转协议——若原实控人孙继胜2025年业绩承诺未达标(净利润≥5000万元),其放弃的13.77%表决权将自动恢复,可能再度触发控制权变更。而公司2024年亏损6830万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376%,承诺兑现可能性极低。
补流迷局与转型困局:8.4亿豪赌氢能车的生存悖论
本次募资用途被标榜为“重点投向氢能两轮车、无人驾驶等创新业务”,但资金规划却暴露结构性矛盾:8.4亿元全额补充流动资金,无具体项目预算及可行性报告,且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5.91亿元(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仅28.25%,募资必要性存疑。监管尖锐指出,在主营业务持续萎缩背景下(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营收4.58亿元同比降16%),激进转型氢能等重资产领域需消耗巨额资本,但公司未披露技术储备、客户订单或产能消化方案,产业化失败风险高企。
关联交易与业绩塌方暗藏雷点。公司近三年毛利率从42.36%暴跌至负值,主营的公共自行车业务因共享单车冲击持续失血,而氢能两轮车目标市场(如物流、景区)尚未形成规模需求。更严峻的是,定增方案未设置控股股东业绩承诺,但原实控人孙继胜却需承担补偿责任——若其2025年净利润未达5000万元,需以现金补偿差额,而公司2025年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承诺兑现可能性极低,可能触发控制权争夺条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