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报星球
人事变动升格至“一把手”,随着新董事长走马上任,六千亿景顺长城基金或面临人才梯队重构。
8月5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称,叶才担任公司董事长,任职时间从8月4日开始。
据官网信息,景顺长城基金成立于2003年6月12日,是经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国内首家中美合资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3亿元,由景顺资产、、开滦集团和实德集团共同发起设立。
根据Wind(万得)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景顺长城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为6460.04亿元,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在第二十位。
01
刚拿到基金从业资格证
就出任基金公司董事长
复盘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职位交接整个过程,看起来相当仓促。
今年5月29日,景顺长城原董事长李进因任职期届满离任,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是景顺长城总经理康乐暂代董事长职责。
6月末,叶才正式进入景顺长城基金董事会名单,出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彼时,业内预测,叶才有望出任景顺长城董事长。
一个多月后的8月4日,叶才正式取得基金从业资格证。8月5日晚间,景顺长城基金立即发布公告,任命叶才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康乐不再代任。如此紧密衔接的人事更替,让大家都相当震撼。

从景顺长城的高层人事安排轨迹来看,目前景顺长城基金一共经历了7位董事长(包括代董事长),全部来自华能集团旗下公司,此次上任的叶才也是一名“华能系”老将。
公开资料介绍,叶才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曾任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干部、基建财务处助理会计师、资金处助理会计师、财务部副处长、财务部资金处副处长、财务部财会二处处长、财务部财会一处处长、财务部副经理,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主任、审计部主任,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并于2007年8月至2015年9月兼任中国华能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兼任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4年1月至2024年8月兼任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而该公司的历任总经理中,则有多位来自景顺长城基金的另一大股东——景顺资产,显示出两大股东在高管委派方面的不同分工与合作。
02
明星基金经理“坠落”
除了高管人事汹涌,景顺长城业务骨干也面临人才流失窘境。
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并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同时,鲍无可也卸任了目前在管的8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此前,鲍无可所管理的8只基金陆续官宣增聘基金经理,但并非业界惯例 “老带新”,而是新增了4位老将作为基金经理共管。
资料显示,鲍无可具有1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2009年12月,他加入景顺长城基金,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4年6月至2025年5月16日,担任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现任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基金经理。
作为市场上头部“双十”基金经理之一,鲍无可从业年限超过10年、年化回报高于10%。他管理时间最长的景顺长城能源基建A,在近11年任职期间总回报达到374.75%,年化回报为15.37%。
除了主动权益名将鲍无可,2024年8月19日,基金经理郑天行因家庭原因离任。不过,郑天行离职也相当匆忙,Choice显示, 2024年8月14日才郑天行刚开始管理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这只新基金,而在5天后的8月19日,他就卸任并离任了。
而景顺长城主动权益“台柱子”刘彦春也表现堪忧。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刘彦春依在管基金共有8只,均为偏股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364.30亿元,在管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五只白酒股,分别为、、、、。截至2025年6月底,刘彦春管理的基金中多数产品净值较2021年高点下跌超30%。

来源:景顺长城官网
2019年和2020年,刘彦春重仓的白酒股搭上了“喝酒吃药”核心资产抱团大涨的顺风车,旗下管理的多只基金业绩大涨,同时,规模也迎来了大幅提升,在2021年一季度末时,旗下在管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元,让刘彦春“名噪一时”。
不过,好景不长,从千亿顶流基金经理到被困消费股,仅仅不到两年时间。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景顺长城主动权益类基金合计亏损达26.6亿元;其中刘彦春管理的产品合计亏损高达22.5亿元,占比近9成。
当下,景顺长城基金和刘彦春们正备受考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