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全市场基金经理总数达4065位,较年初新增111位。

更为显著的是产品层面的变动——年内已有1630余只基金(A类)发生基金经理变更,新聘超610人,离任逾920人。
尽管部分知名基金经理选择“奔私”,但这场流动潮在业内并未被视为消极信号。
在此背景下,原嘉实基金基金经理苏文杰的转型路径尤为亮眼。

2024年4月,苏文杰正式加入广发基金,并于同年10月底开始接管产品。截至当前,其管理总规模达58.35亿元,在管广发优势成长、广发聚丰A、广发资源优选A及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四只基金。
其中管理时间较长的两只产品表现突出:广发优势成长任期回报20.97%,广发聚丰A任期回报17.09%;而今年6月与7月新接手的广发资源优选A、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短期内已分别斩获7.35%和8.10%的任期回报。

这位新锐基金经理的投研积淀深厚。公开资料显示,苏文杰的职业生涯始于天相投顾研究员,后历任研究员、嘉实基金研究员及基金经理。
其在嘉实管理嘉实资源精选超三年期间,年化回报达19.92%,位列全市场同类基金前6%;管理的嘉实碳中和主题同样跻身同类前2%,验证了其周期与资源领域的投资能力。

随着苏文杰在广发基金逐步接手产品,原基金经理邱璟旻淡出管理序列。两人在广发优势成长A上的业绩形成强烈反差:邱璟旻2021年至2024年任职期间回报为-61.28%,而苏文杰接手近一年即斩获20.97%的正收益。

从投资策略看,苏文杰在广发优势成长A的二季度操作延续了其周期思维:前十大重仓股聚焦、、等资源及化工龙头。他在季报中阐释,二季度虽受关税战扰动减仓,但后续将仓位恢复至80%-90%区间,重点配置有色、军工、化工及新能源行业,并根据风险收益比动态调节。

“尽管历史具有相似性,但并非简单重复,也不存在某类资产能够长期保持超额收益。”苏文杰强调其“守正出奇”的选股逻辑——优先配置成长性阿尔法公司,辅以适度贝塔标的。
对于后市,他判断逆全球化进程将持续推升上游商品价格,2025年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值得期待,尤其关注反内卷政策扩散带来的行业机遇。
从嘉实到广发,苏文杰的首年战绩印证了行业深层趋势:在震荡市中,具备成熟方法论与历史业绩背书的基金经理正成为资金流向的关键坐标。其58亿管理规模的快速累积,不仅是个体能力的体现,更折射出市场对穿越周期投资框架的信任投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