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险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8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其车险签单保费均来自直销渠道。
比亚迪财险经营情况受到市场关注,是因为该公司被新能源车企全资控股。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不少新能源车企开始布局车险业务。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企具有数据、渠道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创新服务潜力,有望为车险行业注入新活力。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比亚迪财险总资产57.77亿元,净资产32.83亿元。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87%,且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比亚迪财险前身为易安财险,是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2023年5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斥资36亿元收购易安财险100%股权,随后将其更名为比亚迪财险,2024年5月,比亚迪财险获批在部分地区开展车险业务。
记者注意到,比亚迪财险运营1年即实现盈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财险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而该公司2024年全年亏损1.69亿元。
比亚迪财险以车险业务为主,在其签单保费中,车险签单保费占比接近99%。自开展车险业务以来,该公司车险签单保费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二季度,比亚迪财险实现车险签单保费6739.39万元,三季度为4.85亿元,四季度为8.43亿元,2024年全年为13.98亿元。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签单保费为14.01亿元,其中车险签单保费为13.89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比亚迪财险业务快速发展与其新车销量持续增长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销售214.6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3.04%。
在成本与赔付方面,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财险综合成本率为101.23%,回归行业平均水平,综合赔付率为95.13%,综合费用率为6.1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签单保费均来自直销渠道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为新能源车险业务提供了机遇,比亚迪、小鹏、理想、蔚来等新能源车企纷纷入局,意图在新能源车险领域“分一杯羹”。
从车均保费来看,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财险车均保费4300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4900元有所下降。不过,与行业整体水平相比,这一数值仍较高。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财险车均保费较高与其业务结构有关,其主要承保新能源汽车,而当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面临高保费问题。
渠道是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业务的一大优势。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企能够凭借其直销渠道优势降低营销费用。以比亚迪财险为例,该公司上半年14.01亿元的签单保费均来自直销渠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高销量为比亚迪财险提供了稳定的客户来源,直营模式让比亚迪财险摆脱了中介机构,直接与客户沟通,提供个性化保险服务,同时还能省去中间渠道成本。
车企与险企加强合作
当前,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新能源汽车投保贵、投保难等问题,比如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上线“车险好投保”平台等。业内人士认为,车企拥有和渠道优势,车企入局车险行业有望为该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认为,车企可与险企在数据共享、服务整合、产品创新等方面实现合作。比如,车企提供车辆实时性能、驾驶行为数据,助力险企优化精算模型,实现动态定价;双方共建售后网络,车企管控维修成本,助力险企提升理赔效率;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满足新能源车主的保险保障需求等。
王国军表示,车企入局车险行业有望构建涵盖购车、用车、保险、维修的生态系统,提升整体竞争力。比如,车企拥有庞大的车主群体,可直接转化为保险客户,扩大业务规模;车企与险企合作,能够为险企提供车辆驾驶数据,实现精准定价和风险控制,提供个性化服务;车企通过建立直销渠道,降低销售费用,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同时可以开发符合车辆特点的专属保险产品,满足车主多样化需求;车企与售后服务网络合作,有望控制维修成本,提高理赔效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