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广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4亿元,同比增长1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增长170.57%。
东阳光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在传统业务板块上保持强势表现,近年来还坚定推进战略转型,深耕数据中心液冷、具身智能等前沿新兴领域。
多项业务表现亮眼
公开资料显示,东阳光主营业务主要分为电子元器件、高端铝箔、化工新材料、能源材料、液冷科技五大板块。
从业务板块来看,在电子元器件业务,公司实现收入18.10亿元,同比增长13.91%;在高端铝箔业务,公司实现收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9.20%;在化工新材料业务,公司实现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47.59%;在能源材料和其他业务,公司分别实现收入1.86亿元和6552.51万元。
根据公告,受益于数据中心与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持续拉动,东阳光电子元器件业务中积层箔与化成箔产品的产能稳步释放,规模效应日益显现,成本结构持续优化,支撑业绩稳健增长。
上述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上半年,东阳光设立了全资控股子公司广东东阳光超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容科技”),专注研发超级电容器及混合型电容器核心技术,承担多项电力储能项目并已签署电力调频用兆瓦级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供货订单。此外,超容科技还积极投入研发电网侧构网型SVG、无感自愈、柔性直流输电、AI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等前沿领域应用产品,并与国内外重点客户展开对接,后续合作落地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型储能领域市场地位。
积极拓展液冷、具身智能等新兴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东阳光积极拓展液冷业务和具身智能业务等新兴业务。
根据上述相关人士介绍,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根本性扭转了第三代制冷剂的供需格局。以核心产品R32制冷剂为例,其价格从2024年初的每吨1.7万元—1.8万元飙升至今年上半年的每吨5.7万元—5.9万元,东阳光充分享受了这轮“量价齐升”的行业红利,为公司整体利润的跃升提供了强力支撑。
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液冷相关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各行业对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液冷技术作为提升服务器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其市场需求也将随之攀升。”
据介绍,东阳光已推出1.4MWCDU(冷却液分配单元)、液冷板等核心产品,并投入研发更高散热功率的CDU、冷板及光模块、交换机液冷解决方案,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除了液冷业务,东阳光还积极投入具身智能技术研发。据悉,公司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合作方成立子公司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东智”),借助公司丰富的产业场景和自动化能力,着力打造强大的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为机器人本体到应用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目前已获得首批7000万元市场化订单。此外,在近期的北京链博会上,光谷东智正式发布了面向交互服务领域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光子”,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行业应用的关键一步,实际应用场景的突破也标志着其具身智能业务从概念验证迈向市场渗透阶段。
截至目前,“光子”系列机器人已获得来自商业服务、政务及教育等目标行业的小批量订单。与此同时,光谷东智湖北工厂一期已建成投产,年产能可达300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