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 10 分钟,扣了我们 4 个人 236 元!"8 月 17 日中午 12 点,陈先生和他的朋友看着手机里的租赁电瓶车账单,很生气。他很想问问,这种车到底有没有人管管。
最近,包括陈先生在内,有多位网友报料称在西湖边遭遇 " 电瓶车刺客 ":扫码租借的电瓶车,不仅收费贵,还有好多坑,比如租车时不提示还车必须回原点,禁行区域也不提示等。

西湖景区路边的租赁电瓶车。见习记者 吕惟伊 摄
" 借车时根本没提示只能到原点还,还车时才跳出来。"8 月 17 日,何女士在西湖景区路边扫码租下一辆电瓶车,页面显示 "38 元 / 小时 ",因急于赴约,她没细看条款就匆匆下单。
当她骑行 1.5 公里到达目的地准备还车时,系统页面突然提示:" 不在还车范围内,异地还车需付 30 元调度费 "。
更让她崩溃的是,仅有她取车的地方支持还车——这意味着她花高价租的车,只能 " 从哪来,回哪去 "。
" 那我租车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花钱租个车来兜圈子?" 何女士决定先锁车办事,一小时后返回,这时系统又跳出 " 逾期费 19 元 ",且无法开锁续骑,只能选择 " 还车 " 或 " 续租 "。
" 我想现场还车,系统说不行;想去还车点,又说逾期开不了。" 无奈之下,何女士只能续租一小时,骑着车往取车点北山街赶。
到了取车点,系统仍提示 " 无法还车 "。" 联系门店工作人员,对方让我骑到 600 多米外的断桥附近试试。最终,在断桥边,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操作才完成还车。"
此时,何女士的账单上已经累积了 " 基础费 + 调度费 + 逾期费 + 续租费 " 共 100 余元。
她在社交平台上写下遭遇,评论区不少网友跟评。
" 还车点到底在哪?扫码页面和客服说的不是一回事!" 这是多数骑过租赁电瓶车的共同槽点。
8 月 18 日,记者在西湖景区进行了实测,发现部分租赁电瓶车的小程序页面并没有明显标注只能在取车点还车。
电话联系门店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有多个还车点,在苏堤北侧就能还。但当记者扫码时,却在小程序的左下角发现,电瓶车仅支持在宝石山登山口还车。
另一家电瓶车的借车页面同样没有明显提示,记者打电话给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只能在取车点还车。

还车点限制多且和客服说法不一致。
" 这种车,我们是不会去骑的。" 走访中,有本地人告诉记者,西湖边这种所谓的 " 共享 " 电瓶车和共享自行车是不一样的," 它这个不叫共享,它是租赁,说说是 38 元一小时,但还车不好还,你骑过后就会发现实际收费往往不止的。在点击付款时,一些平台上还会显示骑行享权服务、基础服务保障等各种名义的额外费用。"
让人蒙圈的还有禁行区域。
8 月 17 日中午,陈先生和三个朋友租了 3 个小时的电瓶车,刚沿西湖环湖骑了不到 10 分钟,就因 " 禁行区域 " 被拦下。
" 租车时小程序上没有禁行区提示,路边也没有禁停标识,甚至租车点就设在景区入口旁。这些电瓶车就摆放在路边,我们哪知道这里不能骑?但客服回复,租了 3 小时,不管骑没骑,都按 3 小时扣。"
陈先生一气之下投诉到了 12345。
就此,8 月 18 日晚,记者联系上了陈先生租车的店家。
工作人员说,禁行区域没有标识是因为他们认为步行道和景区内不能骑电瓶车属于常识," 这个应该是游客自己做攻略了解的 ",为什么只骑了 10 分钟还收费," 这个是客户没有弄明白禁行区域的个人原因导致的,不是我们的车辆本身的问题。"
对于还车点,工作人员解释说,停放在不同景点的电瓶车分属于不同的个体租户和公司,他们的门店范围就那么大,调度不方便,因此要求租车者将车辆归还到门店附近。
记者在西湖景区多路段发现,8 辆不同门店的电瓶车,在扫码租赁的小程序上并没有关于禁行区的明显提示,只有一栏显示有 " 禁停区 ",但点开跳出来的是 " 禁停区暂未配置 "。

app 截图。
对于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进景区这个事情,相关部门也很头痛。
据了解,自 2022 年起,景区就陆续发现企业在景区周边违规投放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并通过扫码租赁的形式进入景区,目前这股风已呈现愈演愈烈态势。
" 景区明确禁止租赁电动车的投放,并且一直在管理,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我们现在仅通过集中清运进行处置,部分投放的租赁电动车流动性太强,集中清运治标不治本。"
据他们观察,这几年景区周边租赁电动车投放越来越多,比如靠近植物园的玉古路段、靠近少年宫的凤起路等,都有大量的租赁电瓶车存在," 凌晨 3 点左右为集中投放时段 "。投放车辆数量的增加和不规范带来的投诉也随之增加:"2024 年,市级多部门曾就此进行过联合集中整治,但成效不明显,需要上级部门出台或明确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和管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