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国家税务总局周三发布消息称,《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简称《规定》)实施后,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均响应,平台基本信息首次报送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明确,平台企业要在今年7月首次报送包括平台域名、业务类型、相关运营主体名称等在内的自身基本信息。
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作为遏制刷单炒信等“内卷式”无序竞争、破解地方违规利用平台招商引资问题、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规定》公布后,税务总局同步制发了相关配套操作公告,开展多轮次平台企业摸底,形成应报送平台企业名单。各地税务机关“点对点”做好宣传辅导,对“报什么”“怎么报”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提供安全、保密、可靠、便捷的信息报送渠道,健全涉税信息数据管理制度,切实保障涉税数据安全。
目前,相关平台企业在今年7月已经按照《规定》要求,报送了包括平台域名、业务类型、相关运营主体名称等在内的基本信息,对于个别尚未报送基本信息的平台企业,税务部门将开展宣传辅导和约谈提醒。《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对境内外平台企业一视同仁,努力使每个经营主体都能在公平的赛道上竞争,确保《规定》在全国范围得到统一、公正地执行。
根据《规定》要求,今年10月份,互联网平台企业要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及上季度收入信息。为确保10月首次涉税信息报送平稳顺利,税务部门及时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服务措施,目前已辅导平台企业在试报过程中掌握统一的报送口径、标准和方法,为首次涉税信息报送打好基础。
近年来,在平台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平台存在恶性竞争、虚假申报等行为,损害平台经营者合法权益,干扰市场机制的合理运行。
国家税务总局此前公布多起网络主播偷税被处罚案件,暴露出部分平台从业人员依然心存侥幸偷税漏税,影响市场经济公平竞争。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经庭如此前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指出,相关涉税信息为监管部门遏制“内卷式”无序竞争提供了关键的制度和数据支撑。
经庭如表示,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可以全量获取不同地区、企业的线上经营相关数据,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比如,依托全量数据比对分析,能及时发现虚假营销、恶意刷单、低于成本价销售等不合规经营行为,有效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和逐底竞争,助力合法经营的企业获得更公平的发展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