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机构:睿郡资管、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睿远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基金、运舟私募基金
调研摘要:
1、问:请问公司十五五战略是基于什么背景制定的?未来计划怎么落地?
李夏云女士:本次十五五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颇为顺利且自然。近年来,我们与行业同仁及客户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沟通,涉及当下关注的新赛道,如AR、传统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机遇。本次战略是过往战略的延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量。
其一,需进行前瞻性布局。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猛,此前看似遥远的AR,因AI的出现发展迅猛。AI的技术变革不仅会推动AR硬件的爆发式增长,还可能催生众多其他电子产品及硬件品类的发展,涵盖、智能家居等领域。鉴于这些新兴领域与我们的光学产品高度契合,我们将持续关注并提前布局,以把握发展机遇。
其二,要防控风险。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工作。今年以来宏观局面不确定性加强,虽然水晶的产品主要面向产业链下游,基本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但从风险防控角度考虑,在全球化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是当下背景下必须要做的。
“十五五”战略规划不仅要有美好蓝图,更需要体系化工作支撑。我们已将此项工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聘请全球顶尖咨询公司进行整体框架设计。同时,公司内部也将组建专项小组,重点推进相关工作。
2、问:在公司的“十五五”战略规划中有提到做大客户的核心战略伙伴,并且目前有多个项目在开发中,现在大客户项目有什么进展可以分享的吗?
李夏云女士:在过去几年我们和大客户开展了数量可观的项目,其中,既有已实现成熟量产的项目,比如微棱镜产品和面板产品,也有刚刚进入量产爬坡阶段的项目,比如涂布滤光片产品,此外,还有处于新产品导入(NPI)阶段的项目,以及部分尚处于开发早期(NPD)阶段的项目。鉴于诸多项目尚处于早期阶段,暂不便向大家透露更多细节,敬请谅解。
总体而言,无论是合作规模、合作深度,还有产品的应用领域,均呈现出与以往较大的区别。过去,我们承接的项目多为客户已成熟的产品,主要承担成本优化的任务。而如今,越来越多的项目是从新产品开发(NPD)阶段,甚至是前期的创意设计与评估(IDEA)阶段便开始与客户合作。这实际上是一个从OEM向ODM整体进化的过程。
客户在光学设计方面具备一定经验,但对于加工制造环节能否实现设计要求,以及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其他因素,都会向我们征求意见。在这些领域,我们为客户提供了大量创新成果。在技术层面,我们不仅致力于技术组合,更注重创新。创新工作极具挑战性。我们期望将创新打造成为具有水晶特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今,客户也愈发认可我们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的定位。去年,我们也非常荣幸作为技术型公司的代表受客户邀约参加了供应链博览会。
多年来,我一直负责大客户的重大项目,与客户保持着频繁的沟通与接触,今年已多次频繁往返美国。这种全方位、紧密的沟通,使我们对客户的需求、战略以及对我们的期待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
3、问:除了董事长层面的变动之外,公司高管人员也做了一些调整,请问公司本次管理层调整背后的原因?
林敏先生:这次管理层的调整可以看作是管理层代际传承第一阶段的行动。要落实“十五五”战略规划,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我们团队的建设,也必定要朝着全球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目标推进。
代际传承是企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老的管理层到了特定年龄段,必须妥善解决代际交替问题。若此问题解决得当,企业的生命周期将得以延长;反之,企业可能出现重大波动。我们目睹了诸多案例,因企业代际传承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从良好经营状态急转直下,此类例子屡见不鲜。我们也深知,解决这一问题极具挑战性。因此借此机会,我们要直面这一问题,勇敢应对。要将公司利益置于首位,只要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问题,我相信此次调整会扎实推进。
当然,公司全球化、专业化、年轻化团队的建设,仍需经历一段摸索期。一方面我们要挖掘内部潜力,注重内部干部的培养,强调老中青结合、内外结合,促进内部干部的成长,提升其整体素质。通过内部培养,我们将干部推向合适岗位,让他们在公司平台上充分施展才能。正所谓“在战斗中学会指挥”,干部的能力便能得到提升。这批干部逐渐成长起来,未来可充实到核心管理层。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开放的胸怀,吸纳具有全球化经验和能力、专业化特点鲜明且相对年轻的干部。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合作,在高度认同水晶文化的原则的前提下,我们会以开放心态吸纳优秀力量,让对光学产业满怀热情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形成新的力量。
解决代际传承问题不能一蹴而就,此次仅是启动阶段,后续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若能解决好代际传承问题,我相信水晶将迈入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券商研报:

重点机构:
方正富邦基金:刘蒙
调研摘要:
1、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与未来规划是什么?
回复:今年上半年,公司在银行业务场景落地多个创新案例。受益于客户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的持续释放,公司AI业务快速发展,相关业务收入显著增长。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AI布局,重点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业务场景落地。依托AI底座平台,在运营、风控、投顾、前中后台及IT运维、测试开发等场景全方位赋能以银行业为主的各类金融机构。
2、公司与客户在AI产品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哪些商业模式?
回复:当前,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更多集中于前台场景,比如按照AI应用的效果付费。鉴于涉及业务敏感领域,银行客户目前秉持审慎但是开放的态度。待效果达成客户预期且合规风险评估通过后,预计双方将对商业模式的切换升级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从过往实践来看,客户业务部门对以效果为核心的服务计费模式(如按流量、数量、工作量或成果计量收费)接受度比较高。随着AI技术能力在前台及中台场景的逐步强化,尤其是在智能体方向的建设深化,相关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正得到持续推进研究,业务端的授权流程亦在同步推进中。
3、公司在AI领域订单情况如何?客户相关投入有何变化?
回复:自去年以来,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客户已逐步开展AI应用探索,今年上半年,随着推理模型的持续落地,AI应用场景实现快速拓展,当前已有部分客户通过调整组织架构的方式以适配AI技术应用。在业务转型压力与人员管理挑战的影响下,客户对AI技术的需求持续攀升,从而带动了公司相关业务订单持续增长。
举例来说,公司在信贷领域与客户合作引入大模型及智能体技术,有效提升了客户的风险防控能力、人员使用效率与业务受理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凭借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应用大模型相关技术的实践成果斩获亚洲银行家供应链金融奖项。并且成功中标某国有大行人工智能专家项目,聚焦AI风险管理场景与AI大模型基础技术平台。
4、公司与国富量子的合作进展如何?
回复:目前双方依照此前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及备忘录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合作内容从三个层面逐步落地实施。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公司主要承担软件系统建设与平台服务支持职责,已经与国富量子开展多轮对接沟通,完成了对其现有系统能力的全面评估,并同步规划未来系统建设方案,相关交付实施的前期筹备工作已启动。未来,公司将与国富量子持续推动合作深度落地,建立跨行业、跨地域的数字资产生态合作圈。
券商研报:

重点机构:
泓德基金:黄昱之
华夏基金:张雪韬
嘉实基金:刘康平、孙晓晖
交银施罗德基金:周章庆
景顺长城基金:余捷涛
上海睿郡资产:吴雨潇
调研摘要:
问题一:请介绍2025年半年度公司业绩情况。
答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33亿元,归母净利润1.14亿元,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公司着眼于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在血糖管理、IVD、心血管等新兴赛道以及全球化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了研发支出、人才引进、产销团队建设等投入力度,虽然短期财务表现承压,但有益于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新业务拓展成效显著。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5.69%,其他医疗产品组件收入同比增长54.41%。公司将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业务领域的投入,系统推进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核心技术能力培育、数字化平台搭建以及业务版图拓展等战略举措,为长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问题二:关于海外基地建设规划。公司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海外业务稳定发展?目前公司在海外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马来西亚三期生产基地预期完工和投产时间?投产后的产品及业务规划和客户拓展情况如何?
答复:马来三期项目预计年底完工,将按客户需求陆续投产;马来现有产能足以满足当前客户(如家用呼吸机、消费电子等)需求,产能利用率保持健康水平。基于长期发展战略,公司在血糖管理、IVD、心血管等核心赛道将有客户及产品陆续落地,公司会据此规划产能投放及生产节奏。海外基地的目标客户覆盖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龙头及创新型中小企业。
问题三:关于投并购。目前资本市场活跃,公司是否有收并购的计划或者规划?
答复:当前二级市场及投并购政策均处于较佳窗口期。公司外延方向明确,基于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着眼于产业链协同、技术拓展、客户产品延伸及全球化布局等维度,已组建投资并购团队稳步推进前期工作,并始终保持较强的风险控制意识。
问题四:关于血糖管理业务。注射笔目前的整体业务开拓状况,现有客户交付情况;GLP-1国内客户拓展情况;CGM业务的发展情况。
答复:公司为国际客户定制的可调式胰岛素注射笔已实现批量交付,目前供货顺畅;已与客户签订减肥笔订单,后续将视产线改造进度和客户需求把控产品交付节奏。公司拥有可调笔、储能笔、PFS笔三大成熟技术方案,已实现从模具定制、组件制造到全自动产线组装的全链条自主化生产。为支持注射笔业务发展,公司已成立独立事业部,通过国内外展会等多个渠道持续拓展客户。
CGM与人工耳蜗具有技术同源性,公司较早便展开了相关产品研发并进行小批量交付,今年二季度起CGM产品开始批量交付,后续订单有望逐步释放。
问题五:MAH业务的进展情况。
答复:随着器械集采及相关政策深化推进,供应链本地化需求日益旺盛。公司基于MAH政策框架,已与强生在混药器等产品合作多年,与其他国内外客户也有MAH业务在开展当中,详情请关注公司公开披露的公告。
券商研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