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十大券商高层集体发声

adminddos 2025-07-21 16:03:23 1 抢沙发
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十大券商高层集体发声摘要: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

  六年间,科创板向新提质、砥砺前行,改革“试验田”溢出效应不断放大,在鼓励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89家,总市值超过7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科创板已成为资本市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

  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上海证券报邀请十位券商高层分享了他们对科创板的新期待、对支持更多优质“硬科技”企业实现更好发展的新规划。他们表示,将持续为科创企业的创新发展耕培沃土,护航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佑君

  六年来,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相互融合,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信证券作为首批参与科创板市场的证券公司之一,我们依托“投行+投资+研究”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已累计完成138单科创板股权项目,募集资金超3200亿元,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专业的资本市场服务。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积极服务科创板“1+6”政策落地实施,推动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健

  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鼓励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期,科创板“1+6”配套规则落地,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以重启第五套标准和动态分层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增强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包容性、优化审核机制以及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进一步聚焦“硬科技”,为科技创新企业开辟专属通道的同时,兼顾投资者保护,持续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精准度,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了系统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国泰海通将立足国家产业布局,努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我们相信,未来,科创板定将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机制、更有力的政策,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科创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金剑华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在发行上市、再融资、股权激励、询价转让、做市商等关键制度上持续优化创新,始终发挥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随着科创板改革“1+6”政策落地实施,科创板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将进一步提升。

  中信建投作为科创板改革的参与者,在科创板设立六年来,我们保荐承销了60余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包括等行业龙头和等服务国家战略的科创企业,并培育支持了一批聚焦主业、创新能力突出的优质企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未来,我们将牢记服务实体经济使命,全力打造一流投资银行,支持更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科技创新实力突出、专注主业发展的优秀企业登陆科创板,借助科创板实现更好发展。我们相信,科创板一定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祝福科创板明天更美好。

  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亮

  自诞生之日起,科创板便肩负着支持科技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以鲜明的“硬科技”底色为锚点、以与时俱进的监管理念为指引、以持续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支撑,正稳步引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向深向实推进。

  截至2025年6月底,中金公司累计保荐科创板上市公司50余家,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占科创板IPO融资总额超20%,完成了等多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项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力以赴搭建企业、投资者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高效桥梁,助力更多“硬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我们期待,科创板未来续写辉煌,加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党委书记、董事长霍达

  科创板始终以包容性土壤滋养核心技术突破、以制度活水灌溉实体经济。从试点注册制起步,科创板持续推动交易、退市、再融资等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使得科创企业上市更加便利、可预期度更高、发行定价更加自主。

  科创成长层将重点服务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对未盈利上市公司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管,兼顾了发展和安全,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增长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是国家坚定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招。我们相信,科创成长层能够逐步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领军者构筑新生态。

  未来,我们也将在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切实履行中介机构责任的同时,发挥专业研究能力与资本链接优势,为科创板的持续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

  科创板包容性的制度设计,为更多中国“硬科技”企业打开了嫁接资本市场的大门。科创板放宽了市场准入,灵活地采取多套上市标准,实质性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科创企业集聚。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极大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系统性制度改革。科创板在设立之初便引入战略投资者跟投制度,近期又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利于发挥专业投资机构在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价值发现能力方面的作用。

  科创板作为中国优质科技资产的承载地,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科技红利创造机遇。科创板对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设立了专门的上市标准,为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打开新通道。我们相信,未来随着科创板制度的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直接选择在境内上市或境内境外多地上市,让我国投资者直接分享中国科技创新的红利。

  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纳沙

  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起点,坚守“硬科技”定位,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从改革“试验田”迈向科创“新高地”。六年来,以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累计募资超万亿元,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7万亿元,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阵地。

  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将始终坚持功能性定位,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力服务科创板改革创新,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贡献更大力量。

  证券董事长、总裁葛小波

  六年来,科创板以“稳”筑基,着力构建与科创企业成长特征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与市场生态。特别是今年,科创板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试点IPO预审机制等制度创新,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为具备核心技术但尚未盈利的高成长性企业开辟了重要融资渠道。

  在政策与产业协同驱动下,科创板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科创板通过大力支持科创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不断丰富指数及产品体系供给,加大对社保基金、保险资管等机构的吸引力度,吸引更多“耐心资本”进入。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关注持续提升,未来科创板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长线资本。

  对国联民生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责任。未来,我们将依托“投资+投行+投研”三位一体的业务发展战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发挥交易撮合和专业服务作用,积极拓展产业整合等业务机会,赋能产业客户转型升级,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

  党委书记、董事长冉云

  自开市至今,科创板已稳步运行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充分发挥了支持科技创新和制度“试验田”的重要使命,板块内新质生产力集群协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成为资本市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

  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来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科创板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可以被称为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在监管机构和市场各方努力下结出的丰硕果实。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们相信,未来,科创板在支持“硬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中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科创板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赓续动能。

  华泰联合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禹

  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自设立以来,科创板创新集聚生态加速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效能升级。基于科技创新企业的真实诉求,科创板通过精准的制度设计,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要素深度串联,加速了技术、资本、人才的高效流动与整合,推动产业生态迈向“集群共进”。

  也正是这样的制度创新,资本市场的“活水”得以精准滴灌科技攻坚的关键领域。在这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地,我们得以陪伴一批又一批“硬科技”企业书写从实验室梦想到行业领航者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