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李览青
近年来,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引发市场持续关注。光是今年7月,、、汇丰中国等多家银行官宣部分高端卡产品权益及活动更新,如提高使用门槛、调整适用范围等;更早之前,、、广发银行等也发布过相关公告。
业内分析指出,此轮调整并非简单的“权益缩水”,而是银行在行业大分化背景下,基于成本上升、风险管控压力增大的背景,为追求长期可持续的经营模型和行业整体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主动举措。随着主要银行调整陆续落地,信用卡行业本轮权益优化周期已逐渐步入尾声,市场格局趋于明朗稳定。
“软着陆”应对新常态
在此轮调整中,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动作因其市场地位而备受瞩目。7月1日,招行信用卡发布公告称将对已发行的Visa双标高端磁条卡产品升级为芯片版产品,并在本轮升级中调整经典版白金信用卡(芯片版)年费优惠活动规则和精致版白金信用卡(芯片版)产品礼遇。
具体而言,精致白(芯片版)新增每年2次“300精选酒店”贵宾价入住礼遇、外币消费免汇兑手续费等;而相对地,经典白(芯片版)则在原先10000永久积分兑换主卡年费、5000永久积分兑换附属卡年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卡需消费满18万元、附属卡需消费满10万元的门槛。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经典白(芯片版)年费规则增加“消费18万”的兑换门槛,虽然门槛提升,但是权益配置依旧坚挺,调整后更加贴合招行信用卡权益体系的整体脉络。而精致白(芯片版)的权益加码,则为存量持卡人提供了迁移出口,进一步明确价格梯度与客群用卡需求的对应,以保持其高端产品的含金量。
招行信用卡方面则表示,其秉承长期经营理念,始终打造匹配客户长期需求的高端信用卡产品,而非短期促销型产品。记者查阅过往资料发现,招行发行的Visa无限卡、百夫长白金卡、钻石卡、经典白等产品,极少出现大幅调整,呈现出“整体稳定、局部优化”的特征。
不难看出,此次调整不仅仅是从磁条卡到芯片卡的技术迭代,调整过程也凸显了银行在压力下寻求平衡的努力。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基于市场变化、经营需求和消费者用卡需求等调整产品类别及权益,实际上是银行重塑业务结构、优化经营策略的常见方式,也是存量竞争之下匹配差异化客群需求、顺应商业规律的体现。
“跑马圈地的时代已被写入历史,当下的权益调整是服务模式与商业可持续性的再平衡,而非服务降级。其相对平稳的过渡为行业提供了参考。”一位业内人士称。
从“卷投入”到可持续
一直以来,高端信用卡都是商业银行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内的历史可追溯到21世纪初。2005年3月,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中国第一张国际标准的白金双币信用卡“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开启了信用卡连接高净值人群开展差异化经营的新模式。
一方面,由于高净值人群消费弹性更低、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其跨境商旅、奢侈品定制服务等高端消费可以进一步激活产业链上下游,产生显著的乘数效应。因此,银行通过高端信用卡提供的专属权益、增值服务及个性化体验等,捕捉到特定客群的需求,实现以精细化运作信用卡产品达到提升经营效率、连接消费活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银行通过信用卡业务拓宽零售信贷边界,从日常高频消费场景切入金融服务,设计出与客户需求精准匹配的产品体系,可以与其他金融业务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然而,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银行运营成本持续攀升,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更大挑战。过去依靠丰厚权益吸引高端客户的信用卡业务模式,其成本收益结构正经历考验。“不计成本的权益投入难以持续,甚至可能积累风险,”一位资深信用卡从业者表示。
以目前高端信用卡普遍提供的机场贵宾厅礼遇为例,公开信息显示,机场贵宾厅从100~300元不等,而境外机场贵宾厅价格一般更高。这意味着仅在机场贵宾厅权益这一方面,如果一位持卡人用满6次贵宾厅权益,将产生1千元左右的信用卡运营成本。
此外,近年来信用卡产业黑灰产兴起,部分用户以非正常方式大量套取高端权益,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各类教程,宣传“投诉秘籍”“权益买卖”等,可能导致模型失衡,不仅影响大多数正常用卡客户的权益使用,更不利于金融机构正常经营。
记者因此梳理了多家银行高端信用卡近期变化,发现高端信用卡产品呈现出几大趋势。
第一大趋势是高端信用卡产品整体基于境内外市场变革进行技术升级。从全球支付趋势来看,目前欧美等绝大部分境外市场已完成了从磁条卡向芯片卡支付的迁移。随着海外银行卡发卡端与受理终端完成改造升级,多数商户已不支持磁条信用卡支付,芯片卡“拍卡”、“插卡”等支付方式成为主流。在此过程中,国内银行也通过技术升级助力主力持卡人境内外通行。如招商银行在2020年率先推出“一芯双应用”卡片,解决EMV和PBOC3.0两种不同芯片标准兼容的问题,打通境内境外支付网络;本次Visa双标磁条卡的芯片化升级,则是在既有技术路径基础上,针对不同卡组织支付清算体系的差异化特征,实施的一次系统性产品架构优化。
第二大趋势是高端信用卡产品梯度建设愈发清晰。在同一银行旗下的高端信用卡产品矩阵,往往包括多款产品,针对不同客群的差异化消费需求,不同信用卡产品的权益特征愈发明显。以招行的4款高端信用卡产品为例,“Visa无限卡”主打高净值刚需综合权益,“百夫长白金卡”主要瞄准高端商旅场景,“钻石卡”聚焦家庭消费场景,而今年推出的“世界卡”则侧重于跨境旅游消费。
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信用卡不仅是支付工具,更应是连接生活方式的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考验商业银行信用卡与财富管理协同生态能力的建设,从增量服务提升高净值用户长期持卡的价值获得感。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招商银行完成其核心高端卡产品的权益更新,加上此前已有多家银行陆续行动,未来预计市场不确定性将逐渐降低,主要银行的高端卡权益体系将趋于明朗和相对稳定;持卡人也因此可以形成更长期、更稳定的用卡预期。“信用卡高端权益的调整,是银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短期的适应过程,换来的是长期更健康的行业生态。”他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