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风口上的“哑火”:华海药业手握王牌管线,为何BD交易迟迟不响?

adminddos 2025-07-23 15:52:08 2 抢沙发
风口上的“哑火”:华海药业手握王牌管线,为何BD交易迟迟不响?摘要: ...

  当全球药企巨头为热门靶点一掷千金时,手握中国最快IL-36药物、领先PD-1/VEGF双抗的华奥泰母公司——,却在资本市场陷入尴尬的沉寂。

  7月中旬,勃林格殷格翰与利奥制药就IL-36药物佩索利单抗达成超1亿美元预付款的重磅合作,全球该靶点研发进度最快的华奥泰核心产品HB0034却未获市场丝毫波澜。华海药业股价较一个月前高点已回落超12%,这与其子公司华奥泰“踩中风口却难起飞”的困境形成刺眼对比。

  管线够“硬”:踩准每一个风口,却难换真金白银

  翻开华奥泰的研发图谱,几乎就是一张“热点靶点追踪图”:

  IL-36领域:其HB0034不仅全球进度领先(即将进入BLA阶段),适应症更从GPP拓展至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比肩国际巨头产品;

  PD-(L)1/VEGF双抗:当辉瑞以12.5亿首付款押注三生制药同类产品时,华奥泰的HB0025另辟蹊径主攻子宫内膜癌,III期临床已箭在弦上;

  多靶点布局:PD-L1/TIGIT、PD-L1/TGF-β双抗及CD73-ADC等管线均处于全球研发前列。

  然而,这些“纸面实力”始终未能转化为实际交易。华奥泰公开宣称“积极寻求合作”已逾半月,在2024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爆发之年,它仍是聚光灯外的旁观者。

  创新药成业绩“拖油瓶”,对赌协议拉响倒计时

  与传统药企受集采冲击不同,华海药业的“基本盘”异常稳固:

  原料药全球市占率超30%(沙坦类)至80%(普利类);制剂业务毛利率高达80%;近五年营收、净利复合增速12%、14%。但创新药正成为业绩“黑洞”。子公司华奥泰成立十余年,累计投入巨大却零产品上市、零BD交易;2024年净亏损3.3亿元,净资产为负;拖累母公司2025上半年净利预降40%-50%。

  更严峻的是,2024年底华奥泰引入战投时签订对赌协议:三年内无产品上市或五年内无两款产品上市,华海需回购股份。创新药战略已从“长期梦想”变为“限期任务”。

  抉择时刻:等待上市、加速BD,还是战略转向?

  华海的困境折射出中国Biotech转型的典型矛盾:当传统业务输血难以持续,前沿管线却无法通过BD或IPO实现价值闭环,企业该如何破局?

  本文结合AI工具生成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