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或涉刑事犯罪。
半年内可获百万元,外加公司、房产或汽车,交换条件只是个人征信……“职业背债人”骗局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不少金融消费者上当受骗。监管近期再度提示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远离“职业背债”陷阱。一旦成为“职业背债人”,将面临诸多风险隐患:背上巨额债务、信用破产并涉刑责。
监管提示,金融消费者需提高风险意识,切记任何承诺以个人名义贷款,却声称“不用你还”的话术,本质都是骗局。面对“职业背债”这类看似轻松赚钱的“好事”,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铤而走险,贪小失大。
“职业背债人”的陷阱
在社交平台的隐秘角落,近期时常能看到一些极具诱惑力的招募信息:“一手大量村民、花户,速来”“白户可做,三个月下款,到手200万。”“一个月轻松入账百万”“3到6个月,净赚500万。”这些看似诱人的高额报酬,往往能轻易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记者发现,“花户”“白户”“一手村民资源”等“黑话”实则是职业背债生意从业者留下的暗号,这些“黑话”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骗贷产业链,受害者多为金融知识匮乏的弱势群体。
上述“黑话”中,“白户”是指从未有过贷款记录的优质账户,而“花户”则是指征信上有逾期记录的人。
小胡(化名)就因为是“白户”而被贷款中介盯上。小胡对记者表示,中介向他承诺若帮忙操作贷款200万元,就给他20多万元的报酬。这对于没有稳定工作、征信空白的小胡来说极具诱惑力。
记者了解到,中介锁定目标后,会将“白户”拉入加密微信群进行身份筛选。筛选的核心条件包括:年龄介于25岁至55岁、征信空白、名下无固定资产。部分中介甚至声称无社保记录也无妨。一名中介人员向记者解释:“这类人群在银行系统中缺乏有效画像,反而被认为操作风险较低。”
在第一步操作中,小胡按照要求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征信查询资料。经过核实,他们确认小胡是一名“征信白户”,即没有任何贷款记录。随后,贷款中介及其合伙人选定了一套实际市场价值仅160万元的二手房,但他们通过虚高评估等手段,最终以290多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小胡,其中贷款金额高达200万元(七成贷款)。
从事贷款中介业务的阿温(化名)向记者透露,虚高评估报告往往是由合作的评估公司出具的,而相关费用会直接从贷款资金中扣除。阿温表示:“先抬高房屋评估价,再签订阴阳合同,这已经是业内常见的操作手法。”
在整个房产过户过程中,所有手续都由中介代办,小胡只是在合同上签了字。当银行在申请房贷要求提供工作证明时,中介随意编造了一家建筑公司的名称,并伪造了一份加盖该公司“公章”的收入证明,还伪造了一份显示小胡每月有8000余元“稳定收入”的银行流水。凭借这些虚假材料,小胡顺利通过了银行的贷款申请。
小胡称,放款完成后,他并未拿到一分钱。
阿温分析说,真正的房东最终能拿到160万元,而剩余的款项则到达中介控制的账户。背债人小胡则名义上背负了七成的贷款。
监管再度提示风险
一位长期接触灰色贷款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延长骗局暴露时间,贷款中介在办完房贷后不会立刻停供,而是继续申请装修贷、经营贷直至额度用尽,再以失业或经营困难为由“下车”。
另一位中介人士表示,围绕“职业背债”已衍生出多种二次骗局。例如,中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以“背车贷给佣金”为饵,实为汽车中介冲销量。候选人办完正规车贷后,车辆或被转卖,佣金也无影无踪。还有的中介以“包装征信”为由收取中介费、查询费,收款后即失联。部分公司声称“预审材料”,实则拿“白户”信息去多家平台申请小额网贷,导致当事人征信查询次数暴增,可能被金融机构视为不良账户。
记者注意到,“职业背债人”骗局现象频现,涉案金额巨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此类违规贷款案件3800余起,涉案金额超过50亿元。
维思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凡称,该产业链中,雇主提出背债需求,中介则通过网络以高额报酬吸引目标群体——通常是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薄弱、缺乏偿债能力但征信记录“干净”的人,中介再将目标人群进行一定包装。该产业链呈现组织化运作、专业化包装和资金快速转移的特点。
针对“职业背债”骗局,监管部门已多次出手。7月21日,金融监管总局再次发布风险提示: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无须还款”为饵,诱导消费者承担巨额贷款,最终造成个人征信受损、债务缠身,甚至触及法律红线。监管提醒公众,对此类“快速致富”“无须偿还债务”的话术保持警惕,避免落入陷阱。
监管还提示,参与“职业背债”将面临多重风险:一是高额债务负担。背债人需依法偿还全部本金及利息,逾期未还可能面临催收、罚息,甚至被起诉。实际案例中,背债人到手的“背债费”仅为贷款金额的一部分,而大部分资金被不法分子瓜分,背债人却需承担远超自身所得的债务。二是个人信用受损。一旦无力偿还贷款,个人征信将留下不良记录,影响未来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出行、就业等正常生活受到限制。三是法律风险。协助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非法集资、骗取贷款、洗钱等刑事犯罪,参与者可能沦为不法分子的共犯,面临法律责任。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徐骞律师补充道,“职业背债人”这一角色潜藏巨大法律风险:民事层面,背债人不仅需承担还款责任,还可能卷入法律纠纷并遭受信用损失。刑事层面,可能涉嫌洗钱罪、非法集资罪及诈骗罪等。徐骞特别强调,若背债人明知实际借款人存在违法行为仍提供借款服务,则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